第298章 人联纪元一万年(第2页)

但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却偏偏没有办法看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

那这段时间,能动所一众研究员,该做点什么?

就干等吗?

对于能动所和其他相关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来说,

这可以说是最糟糕,最痛苦的一段时间。

倒不是,能动所,物理所,信息去噪所等各研究所就完全没有其他研究项目可以去做。

只是最关键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往下研究,不管怎么绕,最终都要撞到基础领域基础理论这道高墙。

能够进入到负熵研究院,成为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乃至研究小组,研究团队,研究所负责人,

这个时代的他们也同样是人联中的天才,乃至卓越的人杰。

但是面对现在这个前后都不靠的时代,

他们也只能说……无可奈何。

烛光计划本来就是人类文明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再突破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只是这个努力和尝试过程中,需要花费的,过于漫长的时间,

单纯的等待,

一方面因为人们在烛光计划执行上不需要做出的具体付出,减少了长时间下人们对烛光计划反对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对于想为人类文明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再做点什么的人们来说,

又让这段漫长的时间,变得更加难熬。

“有些时候,感觉有些绝望……就像是在一个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巨大暗室里,不管往前后左右怎么走都摸不到墙。”

这一代能动所负责人吐了口气,有些感慨地说道,

“有时候难免也会想想,要是我诞生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完成前的几百年就好了……不过,烛光计划几万年,甚至可能到十万年。”

“过程中免不了,绝大多数代的人们,都看不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下一代人也依旧看不到。”

“……做现有成果的,其他技术路线的尝试吧。即便是丰富文明的技术积累,也是有价值的。”

秦裕在能动所负责人之后,开口说了这样一句。

能动所负责人,信息去噪所负责人等点了点头,也没有再说其他的话。

这本来也是各因为基础理论限制,研究进展卡住了的各研究所的选择。

只是,在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完成交流,

并且双方又再持续进行了数千年时间合作研究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在现有技术阶段,积累已经足够多了。

在积累已经足够多的情况下,哪怕是再‘横向发展’,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展的技术,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时间里,能够发展的实现的技术慢慢都实现了。

剩下的,慢慢最后都会卡在基础理论的限制之前。

许多领域的再往下发展,最后都明显面对着同一堵高墙,还绕不过去。

人类文明到现在,似乎也慢慢有些理解,

之前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对和一个陌生的同等级文明发生交流如此热衷和热情的原因了。

……

人联纪元6100年,
上一代社哲所负责人‘秦谕’离世。

人联纪元6323年,

人联,负熵研究院,一位新的超级天才横空出世。

仅两百岁,就成为了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的负责人。

这位超级天才,带领着信息去噪所相关研究团队,

再完成了超光速量子通信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让超光速量子通信装置的普及,从星际城市间的层面,进一步到‘区域基站级’。

也就是基本,各星际城市的算力塔边上,都有附带的成套超光速通信装置。

让人联范围内的全超光速量子通信距离彻底实现,更进一步。

一定程度上,再拉高了整个人联范围内的信息交换效率。

再之后,

这位天才研究员,再带领着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相关研究团队,

完成了对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提高了人联范围内,有强人工智能统筹负责的智能工业的运行效率。

从理论上来说,

连带着,对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合作进行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

应该能够一定程度缩短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最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这给了整个人类文明,人联,负熵研究院一剂强心剂。

虽然烛光计划中,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构想和设计很完善,

用不着他们再做什么修改。

但可以,进一步从研究层面,拔高一定时间里,人类文明能够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上投入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