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去掉了最后的限制
但显然,并不意味着秦裕也是这样。
每秒1200字的信息,这不是超光速通信模块的限制,纯粹是人们大脑接受理解速度的限制。
哪怕是借由超光速通信模块,朝着一个使用者瞬间发送超过一亿字的信息,他也只能够以每秒1200字的速度理解。
但这一点,在秦裕身上显然是不成立的。
从来没有秦裕的超级大脑处理不过来的,
更多的时候,都是秦裕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看不过来。
像是当初,人类文明借由烛光基础实验装置进行基础实验过后,
为什么需要由强人工智能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过后,
再有大量研究员参与,分别处理不同部分的数据,最后再汇总到秦裕这儿,秦裕基于各研究团队的数据分析结果,再进行整个基础实验的数据分析工作。
最大的原因就是数据量过于庞大了,
哪怕是秦裕拿着基础实验数据翻,一页页翻完,都不知道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其他各庞大的,现在超过百亿负熵研究院研究员参与的研究项目,也基本是这样。
但此刻,
记忆储存单元-3的诞生,似乎带来了一些改变。
……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响应了秦裕的要求,
人联,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过去数十万年在自我意识领域的研究积累,
各细分领域的所有研究数据,都被强人工智能汇总了起来。
顺着秦裕所使用的记忆储存单元-3,发给了秦裕。
对于这些东西,哪怕是秦裕,此前也不可能全部掌握了,
哪怕是他主持自我意识相关研究,也只是把控着大方向,不可能介入所有细分领域的研究。
还是那句话,没有那么个精力,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说起来,
这也是一份堪称天文数字的数据量,
不过,在顺着记忆储存单元-3涌入秦裕的大脑过后,
秦裕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
对于秦裕来说,并不是什么每秒1200字信息的接受理解,
也不是什么12000字每秒,乃至十万,百万,千万……
在强人工智能反馈传输完毕时,秦裕就己经‘看到了’。
在秦裕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对自我意识研究最宏观,又最细节的认知。
每一个细分领域的每个数据,都同时在秦裕脑海中存在着,呈现着它所指向的一幅图景,
这就像是有着无限细节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无限宏大,又无限复杂的景象。
“把文明计划目前收集到的,所有文明,所有智慧种族的观测数据,基础信息,也都发给我吧。~咸^鱼?看_书/惘. /首?发/”
秦裕只是再同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这样再说了一句。
智脑计划,依旧坚定的履行了秦裕的要求。
然后,这同样一份数据量庞大到夸张的信息,就还是在这儿极短时间里,为秦裕接受理解了。
更加复杂的图景在秦裕脑海中呈现着,
对于秦裕来说,其实没有什么问题能够始终困扰着他。
只是无数细分领域的问题,正常挨个了解一遍,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现在,他似乎也没有了这个烦恼。
自我意识的研究,从一个更基础,更全面的角度同时出发,
在秦裕脑海中,此前存在的一些迷雾,似乎都在这很短的时间里,再被驱散了许多。
秦裕这个时候,
结束这次尝试,或者说试验过后,
站起身来,眺望星际城市的远方,脸上都再露出了一些笑容,
笑了起来。
此刻这对于秦裕来说,
基本相当于去掉了一个最大的限制。
还是以曾经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得到的基础实验数据为例,
如果这会儿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只需要将那天文数字般的基础实验数据首接发给秦裕,
然后……秦裕就能够首接得出数据分析的结果,
看到那藏于蛛丝马迹之间,需要抓住的,更深层奥秘的尾巴!
某种程度上,
此时此刻秦裕这种状态,
才能够算得上秦裕的‘最终状态’。
……
人联纪元51万1000年。
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新的技术大爆炸周期,而且颇有些势如破竹,停不下来的感觉。
一方面是记忆储存单元-3的诞生,带来的整个人联范围内,所有细分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交流效率的极大程度提高,
负熵研究院内各研究员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也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