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去掉了最后的限制

 虽然负熵研究院的大部分研究员,也就只能够每秒最多接受1200字的信息。,d,a′w~e+n^x`u¨e~t_x¨t-.\c^o`m^ 

 但显然,并不意味着秦裕也是这样。 

 每秒1200字的信息,这不是超光速通信模块的限制,纯粹是人们大脑接受理解速度的限制。 

 哪怕是借由超光速通信模块,朝着一个使用者瞬间发送超过一亿字的信息,他也只能够以每秒1200字的速度理解。 

 但这一点,在秦裕身上显然是不成立的。 

 从来没有秦裕的超级大脑处理不过来的, 

 更多的时候,都是秦裕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看不过来。 

 像是当初,人类文明借由烛光基础实验装置进行基础实验过后, 

 为什么需要由强人工智能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过后, 

 再有大量研究员参与,分别处理不同部分的数据,最后再汇总到秦裕这儿,秦裕基于各研究团队的数据分析结果,再进行整个基础实验的数据分析工作。 

 最大的原因就是数据量过于庞大了, 

 哪怕是秦裕拿着基础实验数据翻,一页页翻完,都不知道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其他各庞大的,现在超过百亿负熵研究院研究员参与的研究项目,也基本是这样。 

 但此刻, 

 记忆储存单元-3的诞生,似乎带来了一些改变。 

 ……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响应了秦裕的要求, 

 人联,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过去数十万年在自我意识领域的研究积累, 

 各细分领域的所有研究数据,都被强人工智能汇总了起来。 

 顺着秦裕所使用的记忆储存单元-3,发给了秦裕。 

 对于这些东西,哪怕是秦裕,此前也不可能全部掌握了, 

 哪怕是他主持自我意识相关研究,也只是把控着大方向,不可能介入所有细分领域的研究。 

 还是那句话,没有那么个精力,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说起来, 

 这也是一份堪称天文数字的数据量, 

 不过,在顺着记忆储存单元-3涌入秦裕的大脑过后, 

 秦裕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 

 对于秦裕来说,并不是什么每秒1200字信息的接受理解, 

 也不是什么12000字每秒,乃至十万,百万,千万…… 

 在强人工智能反馈传输完毕时,秦裕就己经‘看到了’。 

 在秦裕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对自我意识研究最宏观,又最细节的认知。 

 每一个细分领域的每个数据,都同时在秦裕脑海中存在着,呈现着它所指向的一幅图景, 

 这就像是有着无限细节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无限宏大,又无限复杂的景象。 

 “把文明计划目前收集到的,所有文明,所有智慧种族的观测数据,基础信息,也都发给我吧。~咸^鱼?看_书/惘. /首?发/” 

 秦裕只是再同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这样再说了一句。 

 智脑计划,依旧坚定的履行了秦裕的要求。 

 然后,这同样一份数据量庞大到夸张的信息,就还是在这儿极短时间里,为秦裕接受理解了。 

 更加复杂的图景在秦裕脑海中呈现着, 

 对于秦裕来说,其实没有什么问题能够始终困扰着他。 

 只是无数细分领域的问题,正常挨个了解一遍,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现在,他似乎也没有了这个烦恼。 

 自我意识的研究,从一个更基础,更全面的角度同时出发, 

 在秦裕脑海中,此前存在的一些迷雾,似乎都在这很短的时间里,再被驱散了许多。 

 秦裕这个时候, 

 结束这次尝试,或者说试验过后, 

 站起身来,眺望星际城市的远方,脸上都再露出了一些笑容, 

 笑了起来。 

 此刻这对于秦裕来说, 

 基本相当于去掉了一个最大的限制。 

 还是以曾经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得到的基础实验数据为例, 

 如果这会儿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只需要将那天文数字般的基础实验数据首接发给秦裕, 

 然后……秦裕就能够首接得出数据分析的结果, 

 看到那藏于蛛丝马迹之间,需要抓住的,更深层奥秘的尾巴! 

 某种程度上, 

 此时此刻秦裕这种状态, 

 才能够算得上秦裕的‘最终状态’。 

 …… 

 人联纪元51万1000年。 

 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新的技术大爆炸周期,而且颇有些势如破竹,停不下来的感觉。 

 一方面是记忆储存单元-3的诞生,带来的整个人联范围内,所有细分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交流效率的极大程度提高, 

 负熵研究院内各研究员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也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