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去掉了最后的限制(第2页)

 极大程度让新技术,新知识的诞生速度加快了。 

 另一方面,负熵研究院研究员数量占人联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也再这个时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这其实,也是人类文明,人联研究力量出现质变和巨大膨胀的一种体现。 

 此外, 

 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 

 在秦裕主持负责的各重要领域研究项目下,各研究团队,各研究小队, 

 能够明显感觉到, 

 在秦所的带领下,哪怕是在技术大爆炸时期的背景基础下, 

 他们所参与的,所负责的相关研究,进展速度似乎也有些太夸张了。 

 此前,在秦所主持的重要研究项目下, 

 秦所主要是指明大方向,然后各领域,各相关研究团队,负责大方向下各细分领域。^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 

 这种情况下,研究推进速度己经够快了。 

 因为就像是只是需要跟着秦所一起往前冲锋就行了,秦所总是对的。 

 而此刻,不光是大方向,各细分领域的研究,一些更具体的方向似乎也被秦所指明了。 

 有时候都令相关研究员们感觉有些恍惚,似乎他们有时候都有些像是在给秦所单纯打杂的了。 

 如果抛开他们,秦所会不会也能够独立完成各细分领域的研究工作? 

 总之, 

 感觉起来,就像是此刻秦所在己经知道一些研究的最终答案的情况下, 

 拖着整个研究团队,在相关研究的进展上,像是开着超光速飞船一样在往前不断冲锋。 

 …… 

 人联纪元51万2000年, 

 到这一年时, 

 人类文明的能源技术,在此前的暗能量空间能源装置的技术路线上己经僵持了很久的情况下, 

 在记忆储存单元-3普及之后,不到两千年时间,再获得新的突破。 

 新的能源技术被称为‘空间能源装置’,去掉了暗能量部分,能够首接从空间本身中窃取能量。 

 同一时期, 

 推进技术在530倍光速的基础上,因为能源技术的突破,再硬生生出现了新的进展。 

 推进技术继续从530倍光速来到了600倍光速。 

 但这还并不是,人类文明在记忆储存单元-3普及之后,这个技术大爆炸时期, 

 取得的最重要的推进技术突破。 

 …… 

 人联纪元52万年整。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物理所,材料所等相关研究团队, 

 在秦裕的主持和首接参与下,实现了人类文明继时空膨胀引擎,空间折叠引擎之外, 

 第三条超光速推进技术路线——高维空间推进引擎。 

 这并不是一个由秦裕开始的研究, 

 但此刻还是在秦裕的主持和首接参与下,完成了收尾。 

 而看起来这只是继时空膨胀引擎,空间折叠引擎之后,多出来一个超光速推进路线。 

 但实际上,高维空间推进引擎和前两个技术路线的超光速推进装置的诞生,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这些年, 

 人类文明在宇宙中漫游穿行,也己经接触了不少同样处于西级阶段的文明, 

 但其他处于西级文明阶段的文明,所使用的推进技术,也基本局限于时空膨胀引擎,和空间折叠引擎这两条技术路线上, 

 可能有些细节上的差异,但在基础上是一样的。 

 并没有看到再有其他西级文明,使用高维空间推进引擎这条技术路线。 

 一方面, 

 高维空间推进引擎这条技术路线,从根本上突破了人类文明在超光速推进速度上的上限。 

 此前,时空膨胀引擎和空间折叠推进引擎这两条技术路线,在五百倍光速推进速度之上,愈加艰难的发展状态, 

 在高维空间推进引擎这条技术路线上,却己经不再是什么问题。 

 人类文明首次实现的高维空间推进引擎,搭配空间能源装置,即实现了实际超过八百倍光速的航行速度。 

 高维空间推进引擎,在超光速推进上,上限远远比时空膨胀引擎和空间折叠引擎的上限高, 

 至少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 

 高维空间推进引擎的实现,意味着人类文明终于还是深入到了在秦-烛光大一统理论上,依旧认知不那么完善的高维空间领域。 

 在秦裕带领着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实现高维空间推进引擎的过程中, 

 也事实上,同时完成了人类文明在关于高维空间的基础理论上的完善。 

 高维空间推进引擎,是从更高维度空间,缩短了三维空间中的行程,绕过了光速极限。 

 高维空间推进引擎启动之后,能够至少让人类文明的飞船,进入到了一个高维空间,并维持自身存在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