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刘岱的乾纲独断(第2页)

 “第三,在孤治下,税收实行摊丁入亩,每个人都需交税,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我知此事推行艰难,但孤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正南,你七日内给我呈上一份详细章程。” 

 刘岱也知道自己这些措施有些激进。!咸¨鱼+墈!书? +首~发^ 

 历史上雍正全面实行摊丁入亩也是康熙在多地试点之后。 

 但刘岱思考许久,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现在是创业初期,有些事情必须现在就定下来,否则随着势力增大,利益集团形成,再改变就难了。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诸多改革,最后结果都是失败的原因。 

 积重难返而己。 

 更何况,就算世家门阀阻拦又如何,他手下的十万大军难道是吃素的不成? 

 莫非以为他手中宝剑不利吗? 

 当初刘岱之所以选择关中作为根基之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这里世家门阀的势力薄弱。 

 更何况在汉末时期,世家门阀的势力还不像两晋时期那样庞大。 

 对各路诸侯来说,大部分世家只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己,就算那些首屈一指的世家,也不过如此。 

 大汉第一门阀世家汝南袁氏,董卓不是说灭门就灭门? 

 同样是西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曹操还不是随便折腾他们家主,随便就杀了他们的少家主。 

 江东首屈一指的门阀吴郡陆氏,被孙策几乎灭族,最后还不是乖乖出仕东吴? 

 颍川荀氏,荀彧被曹操逼得自杀,荀攸因荀彧之事不被重用。圣人之后孔融孔北海,曹操也说杀就杀。 

 关中的这些世家门阀给袁氏和杨氏提鞋都不配,刘岱自然不放在眼里。 

 .......... 

 “第西,将十万大军中的三万改为屯田兵,以徐荣为典农中郎将,主管屯田之事,于关中大地开垦荒地,兴建水利。” 

 “我等从酸枣一路走来,粮草虽还有存余但也所剩不多,最好可以赶上这次春耕,正南你尽快给出具体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