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汉圣祖,三兴大汉牛肉板面0
第22章 刘岱的乾纲独断(第3页)
黄巾之乱时,因为大汉军队被抽调去镇压叛乱,羌族和氐族趁机肆虐关中,再加上自然灾害,导致关中很多田地荒芜,大量百姓南迁,正适合实行屯田之策。
曹魏
时期,邓艾、郭淮就先后于关中屯田,得粮百万斛,为后来灭蜀之战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他的重中之重,就是种田收粮、发展人口。
三国争霸,为何代替曹魏的司马晋能笑到最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占据整个北方,产量最多,人口最多!!
什么奇谋妙计、什么雄才大略,都比不上切实的粮食和人口。
三国后期,蜀汉倾国之兵,也只是堪堪十万。
而曹魏呢?
淮南三叛,哪次总兵力少于西十万?
曹魏可以失败无数次,但蜀汉失败一次,便是有灭国之危。
“第五,函谷关天险不在,孤打算于黄河弯处,风陵渡口的南方再建雄关,名为『潼关』,彦云,此事便交给你了。”
函谷天险己大大不如从前。
随着黄河水位的不断降低,原先紧贴着塬体的河道暴露,变成了一片河滩。
如果是小股部队突袭,完全可以从河滩上饶过去就行,不用再打函谷关了。
所以刘岱才要兴建潼关,取代函谷关的位置。
“诺!”王凌领命。
“第六,我等扎根关中,急需士子能吏,诸位可多加举荐,孤会亲自考核,加以任用,另外,孤欲兴办科举,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世家寒门乃至平民百姓一视同仁,不分轩轾,量才适用。”
审配问道:“主公,敢问何为科举?”
刘岱道:“所谓科举,就是孤出题考试,士子回答,根据名次授予官职。”
张紘问道:“敢问主公,这科举制是何章程?”
刘岱道:“此制和察举完全不同,若士子想参加考试,可自己报名,不必由官吏推荐,只要考核合格,便可授予官职。不合格者不予官位,如此而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