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晨钟暮鼓(一)
起义前,黄三姑失踪;起义时,黄三姑没出来捣乱;起义后,黄三姑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咋回事?最主要是起义成立了自己的武装——红十一军三十二师,对敌人起到了震慑作用。期间,周边民团如柯寿恒、郑其玉等联合到根据地捣乱,都被打退;顾敬之也蠢蠢欲动,但顾狡猾,想利用一下王继亚,所以,只打嘴仗,按兵不动,到联合王继亚,被周维炯打败,于是退回亲区,卧薪尝胆,埋头发展。
这一阶段相对平稳。
紧接着,又帮助支持六霍起义,回来之后,攻打金家寨,活捉和击毙汪东阁,彻底消灭金家寨重镇民团。一时间,在根据地,海晏河清。
在此基础上,为了宣讲党的政策,统一根据地人心,在英子组织的文艺宣传宣传之下,在商南等广大地区,包括霍山霍邱以及六安的西南部地区,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地区,都建立了苏维埃,农民掀起了土改和大生产热潮,秋季丰收已成定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微笑。
在商城起义影响下,短短几个月内,大别山这一块儿,起义好像雨后春笋,密密麻麻,到处露尖。可就在大地震动,风起云涌时,黄三姑却像肥皂泡,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
黄三姑真的消停了吗?
要是这么想,那就不是周维炯了。
但是,不管周维炯怎么注意,怎么戒备,黄三姑真的就是一个气泡,瞬间没了。
黄三姑没了,黄三姑在周维炯脑海里仅存的信号也像一个梦,随着梦醒,也慢慢模糊了。
时间就像密密麻麻的云儿,覆盖着人生,在时间的这艘货船上,周维炯彻夜忙碌着。
周维炯知道,这一阶段是最宝贵的时间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搞好土改,发展武装,壮大红军,提高红军的战斗力,强化红军装备,进行实战训练。还要做好根据地的各方面的人心工作,清除杂音。有道是,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进行武装割据,完成与红三十一师会师,等等。
这些事情,都要在最宝贵的近段时间完成,等着敌人完成集结,反围剿的号角又要吹响。
为了净化苏维埃境内环境,红军联合赤卫队,连续打击境内残存敌人势力,并组织武装,对境内山头排查,揪出不少隐藏敌人。有些返乡团头目不得不逃到周边等地暂居,伺机反扑。
周维炯把红三十二师按连队编制,派往苏维埃各乡,协助赤卫队站岗放哨,闲暇时指导赤卫队训练,提高赤卫队战斗力。
为保境安民,发挥宣传队、剧团以及有关部门的宣传作用,在搞好党的政治宣传基础上,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办好夜校和识字班,组织民众学习文化,让广大农民了解党的政策。
与此同时,积极动员年轻人参加红军,加入赤卫队。
具体措施是,凡是赤卫队员或者根据地青年参加红军合格者,其田地由苏维埃组织人员帮助耕种,所收粮食归红军家庭所有;参加红军的家属,受苏维埃保护;戴红花,召开大会,进行表扬,并赠送红军家属牌,在精神上进行鼓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