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有分歧(第2页)
“也辜负了群众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盼啊。”
苏部长这边的盟友,这时也有人出来打圆场了。
“张部长,李书记重视群众意见,自然正确,毕竟群众路线是我们挡的生命线。”
“但是同志们,我们也要警惕另一种倾向, 群众的感情是朴素的,这非常宝贵。但干部任命,尤其是像厂长这样重要的岗位,涉及的是复杂的生产管理、技术革新、队伍建设和国加计划的完成,这需要全面的考察、专业的评估和严格的程序把关。`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他继续说道:“一面锦旗,体现的是群众对李怀德同志,在特定事件中表现的认可,这值得肯定。”
“但它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位同志是否具备统领全局、驾驭复杂局面、带领上万人大型工厂完成国加任务的能力吗?这值得我们深思啊。”
他说完这个以后,首面孙荣捷等人。
“部长、张部长、李书记,我担忧的是,仅凭此锦旗代表的民意,便仓促调整重要职务,甚至跳过程序,看似尊重群众,实则可能轻率, 此例一开,是否凡有民意送达便须满足?那组织原则与纪律的严肃性何以保障?”
最后,他总结道。
“群众意见是基础,须听须重,组织原则与程序是底线,是保障!”
“两者须兼顾,不可偏废替代。”
“对李怀德同志的贡献应表扬,其潜力可深入考察。但厂长任命,必须严格依循干部管理权限与组织程序,经充分酝酿、考察及党委讨论决定!这才是对事业、干部及群众信任的真正负责!”
陈部长的这番话,逻辑严密,首指核心。
他并没有否定锦旗代表的群众感情,而是巧妙地将其定位为,某一具体事件中的认可,同时也强调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苏部长听到这里,脸色稍霁,表示认同陈副部长的观点。
他补充道:“陈部长说得很好,切中要害。干部工作无小事,尤其是重要岗位,更要慎之又慎。我们既要对群众的热情负责,更要对钢铁事业
负责,不能因一时一事的热闹,就动摇了组织工作的根基。”
有个还想要记笔记的记者,连本子都被同行的前辈给没收了。
孙荣捷脸上的笑容尽收,说道,
“陈部长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也非常及时!这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点论,不能搞一点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组织原则是保障我们事业健康发展,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