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忠告就是帮助他

 林夏的指尖还停留在手机的屏幕上,那条陌生短信像一块浸了冰水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求·书-帮, .更?薪~最.全′

 城西的老药材仓库……她恍惚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过几次,仓库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总在夕阳里拉得老长,木牌上的“林”字那时候还漆着鲜亮的红漆。

 “林医生?”

 走廊的尽头传来了怯生生的招呼声,林夏迅速的按灭了屏幕,转身的时候脸上已经看不出异样了。

 穿白大褂的姑娘站在诊室门口,手里紧紧的攥着一个牛皮笔记本,浅蓝色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了一双忽闪的大眼睛,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是小苏啊,”

 林夏放缓了语气说道:“今天不是你的轮休吗?”

 苏婉晴是三个月前分到诊所实习的年轻中医,刚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眉眼间还带着学生气。

 她往前走了两步,白大褂的下摆扫过墙角的艾草堆,带起了一阵清苦的香气。

 “我……我有一点事想请教您。”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指尖把笔记本的封皮都捏出了褶皱。

 林夏推开诊室的门:“进来坐吧,正好我泡了新茶。”

 青瓷茶杯里的黄山毛峰舒展着叶片,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成了一片白雾。

 苏婉晴局促地把口罩往下拉了拉,露出了嘴角一颗小小的梨涡,只是此刻那梨涡是向下撇着的。

 “我收到了市医院的录用通知了。”

 她突然开口,像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

 林夏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市医院中医科是多少年轻中医挤破头想进的地方,设备先进,病例丰富,确实是很好的平台。

 “这是好事啊,”

 林夏由衷地笑了:“恭喜你。”

 苏婉晴却猛地摇了摇头,眼眶一瞬间红了:“可是我不想去。”

 窗外的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打在玻璃上,沙沙的声响里,她的声音带上了哭腔:“我爸妈非要我去,说公立医院稳定,说我现在跟着老药农跑山采药是胡闹……”

 笔记本“啪”地掉在桌上,散开的页面上画满了植物的图谱,每一页都标注着采集时间和生长环境。

 三月初三采的明党参,根部带绒毛;五月端午的艾叶,叶片厚实如绒……

 最末一页贴着一片干枯的紫苏叶,旁边用铅笔写着:“后山阴坡采,治风寒咳嗽效佳。?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

 苏婉晴抹了一把眼泪:“我爷爷是草药郎中,他教我认得第一株药草是蒲公英,说它的根能消炎,花能做药枕。我考中医药大学,就是想把他的方子整理出来,可是现在……”

 她的话哽咽在喉咙里,肩膀微微的耸动着。

 林夏想起了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奶奶也曾希望她进体制内医院,可是她偏要守着这家小小的诊所,为此冷战了整整半年。

 “你上周整理的那个治疗小儿积食的方子,”

 林夏忽然开口说道:“用山楂配伍鸡内金,加了点炒麦芽,比药典上的用量少了两钱,效果反而更好。”

 苏婉晴愣住了,泪眼朦胧地抬头。

 “还有你给张大爷开的外敷药,”

 林夏继续说道:“把鲜马齿苋捣碎了混着蜂蜜,比用干品煎水见效快三天。这些都是你跑遍了附近的山头,对比了二十多种草药才摸索出来的,对吗?”

 姑娘的嘴唇动了动,眼泪却掉得更凶了:“可这些在医院里用不上……他们说要按标准化流程来,不能用民间偏方。”

 林夏起身从药柜里面取出一个陶罐,倒出几粒饱满的黑色种子:“知道这是什么吗?”

 苏婉晴凑近看了看,迟疑地说道:“是牵牛子?”

 “对,也叫黑丑。”

 林夏拈起一粒放在手心,说道:“药典上说它苦寒有毒,用量不能超过三钱。但是去年暴雨过后,好多人得了湿热痢疾,你爷爷的方子是用炒黑丑配苍术,剂量比药典多了一钱,却治好了三十多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