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搭脉寻求启示(第2页)

 正午的阳光把诊室晒得暖洋洋的,任侠揉着眼睛醒来的时候,看见林夏正将二十七个信封在地板上摆成圆圈。

 最中间放着那本《说文解字》,"成"字那页被红笔圈了三道,笔画间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

 "你这是在布阵?"

 任侠打了一个哈欠,脚边踢到了一个空药瓶,里面滚出几粒晒干的陈皮。

 "父亲说拆字如搭脉。"

 林夏指着"成"字的横折钩:"这一笔要藏锋,就像林局长明明收集了那么多乐谱,却从来不跟人炫耀。"

 她又点了点斜钩:"这一笔要舒展,好比宋依帆的旋转,看着张扬,实则每一寸都有分寸。"

 任侠蹲下来翻那些信封,突然抽出标着"半年前"的那个:"这里面是周明宇的体检报告,当时他说自己失眠,林局还特意让你给他开了安神的方子。"

 她忽然咦了一声:"你看这脉象记录,弦紧如刀,哪像是单纯失眠的样子?"

 林夏接过报告的时候,指尖正好按在"心率"那栏的数字上。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78次/分钟,和此刻她手腕上跳动的频率一模一样。

 她想起了周明宇西装袖口那一点灰蓝色的粉末,突然抓起了电话打给临市环保局的老同学:"帮我查下郊区废弃工厂的土壤检测报告,特别是三个月前的。"

 等待回复的间隙,她铺开申报书的修改页。原本计划重点写舞蹈康复,此刻却在空白处添上"民间乐谱数字化保护"几个字。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畲族银饰锻造工艺与舞蹈服饰创新",墨水落在纸上晕开的样子,像极了老银匠打银时溅起的火星。

 "你要把这些都加进去?"任侠凑了过来看,"下周就要提交了,来得及吗?"

 "来得及。"

 林夏指着"成"字的最后一点:"我父亲说这叫'点睛',得等到所有笔画都立住了才能下笔。"

 她忽然抓起相机往外跑:"去歌舞团,我要拍银匠打银时的手纹——那才是最好的论据。"

 歌舞团的排练厅里,老银匠正坐在高窗下打制银片。

 阳光穿过他满是老茧的指缝,在银条上投下了细碎的影子,随着锤子起落忽明忽暗。

 宋依帆和领舞姑娘正对着镜子调整动作,后腰的护腰已经换成了新样式,银饰片比之前多了三成,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像串成线的雨珠。

 "林医生来得正好。"

 老银匠举起刚打好的头面,凤凰的尾羽上缀着七个小铃铛,"这叫'七星引路',当年林局帮我们修的路,就像这铃铛,总能把迷路的人带回家。"

 林夏举着相机连拍,镜头里突然闯入了一个身影——周团长正拿着手机快步走来,脸色比领舞姑娘刚来时还要白。

 "纪检委的人又来了。"

 她的声音发颤:"他们说要封存歌舞团的财务账册,连买银料的发票都要查。"

 宋依帆的旋转动作猛地顿住了,护腰上的银饰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声响。

 领舞姑娘下意识地按住了膝盖,指节泛白如纸。

 林夏放下相机,忽然注意到老银匠手里的银片上,被锤子敲出的纹路竟和"成"字的笔画隐隐的重合。

 "把发票给我。"

 林夏伸手:"上次买银料的那天,我正好在这里给依帆做康复训练,记得当时银匠师傅们都在。"

 她转向老银匠:"您带的徒弟里,有谁留着那天的工牌?"

 老银匠愣了愣,突然一拍大腿:"二徒弟的工牌挂在工具箱上,上面还沾着那天的银粉!"

周团长的手机突然响了,她接电话时手一直在抖,挂掉后却捂住嘴笑了起来:"印刷厂老板又招了!说周明宇让他伪造的报销单里,有一笔是买'特殊墨水'的钱——跟您说的灰蓝色粉末对上了!"

 林夏望着高窗外来回盘旋的鸽子,忽然想起《说文解字》里"成"字的注解:"凡成之属皆从成。"

 她掏出手机给苏曼发消息,问能不能在申报书里加一段"非遗守护者口述史"。

 傍晚的排练厅飘着饭菜香,歌舞团的人轮流带了家常菜,摆在地板上拼成热闹的一桌。

 林夏正帮领舞姑娘贴膏药,忽然听见有人喊"林医生快看"——宋依帆的弟弟举着速写本跑了进来,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