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搭脉寻求启示(第3页)
周明宇的公文包裂开了一道缝,里面掉出的乐谱上,音符都长着银饰的尾巴。
"这是我在废品站门口看见的。"
男孩指着画里的卡车说道:"司机说昨天半夜有人往车上搬纸箱,其中一个摔破了,掉出来的纸页上全是弯弯曲曲的线。"
林夏的心猛地一跳,抓起手机给临市环保局的同学打第二遍电话。
这次对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兴奋:"那片废弃工厂的土壤里检测出大量普鲁士蓝,就是做颜料的那种——三个月前有一批不明货物在那里卸过货。"
"普鲁士蓝是灰蓝色。"
任侠突然从门外冲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张快递单:"周明宇的老婆昨天寄了一个包裹去里昂,收件人是歌剧院的档案室管理员!"
宋依帆突然捂住嘴,银饰铃铛在掌心响成了一片:"我知道了!他要把乐谱伪装成古董文献卖出去!"
领舞姑娘也跟着站起来,忘了膝盖的疼痛:"那些乐谱里夹着山民唱的调子,跟我们《山鬼》的配乐是一个源头!"
林夏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渐渐的凉了,忽然拿起筷子在空盘子上写"成"字。
横画划过鱼香肉丝的酱汁,竖钩蘸着番茄炒蛋的汤汁,最后那一点落在凉拌木耳上,像一颗黑亮的眼睛。
"改申报书。"
她放下筷子的时候,窗外的玉兰花正好又落了一朵,"我们要加一段'跨国追讨流失非遗'的计划。"
深夜的诊所依旧亮着灯。任侠在电脑前敲得键盘噼啪响,把周明宇的转账记录和废弃工厂的检测报告做成了时间轴。
林夏则在修改申报视频的脚本,把老银匠刻"林"字的镜头挪到最前面,后面紧跟着宋依帆旋转时银饰发光的画面。
"你看这段乐谱。"
任侠突然指着屏幕说道:"印刷厂老板说这是周明宇最宝贝的一本,上面有林局下乡时录的山歌。"
林夏凑近屏幕的时候,手机突然震动了。是医院发来的视频:林局长坐在床上,手里拿着那本《山鬼》脚本,正用铅笔在空白处写着什么。
镜头拉近,能看见是三个小字——"会好的",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一个笑脸。
"成字的最后一笔。"
林夏轻声说道,指尖在屏幕上跟着林局长的笔迹画了一个圈:"要带着暖意。"
任侠突然"啊"了一声,指着电脑右下角弹出的新闻:"里昂歌剧院官网说,下周的推介会要增加'非遗保护与法律追讨'环节!"
她转过头的时候,眼里的光比宋依帆的银饰还要亮:"我们的申报书,正好踩在点子上了!"
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何时落满了窗台,像铺了一层雪白的棉絮。
林夏把修改好的申报书保存到u盘,突然发现u盘外壳上的裂纹,竟和"成"字的斜钩完美的重合。
她抓起车钥匙就往医院跑,口袋里的银针随着脚步轻响,像在数着倒计时的秒数。
病房里的台灯还亮着,林局长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本脚本。
林夏轻轻的抽出脚本,看见最后一页
夹着一张便签,上面用红笔写着"成"字,旁边标着一行小字:"万物成就,皆需守正。"
走廊尽头的窗户没关,夜风卷着玉兰花香扑了进来。
林夏望着便签上的字迹,突然听见楼下传来了救护车的鸣笛声——不是驶向医院,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
她抓起手机打给任侠,指尖在拨号键上停顿的一瞬间,看见便签背面还有一行更小的字:
"乐谱里藏着银匠的锤子声。"
林夏猛地抬头,看见对面的楼顶站着一个穿西装的身影,手里正扬着什么东西。
月光下那东西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被风吹起的乐谱,又像宋依帆舞裙上散落的银饰片。
救护车的声音越来越近,她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搭脉不仅要摸脉象,还要听风里的动静。
此刻风里传来的,是纸张翻动的轻响,还有隐约的铃铛声——像极了老银匠打的"七星引路",正在黑夜里指引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