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遇事保持神秘(第3页)

 "任侠说,海关查到的文件里有乐谱残页,上面有银匠铺的印章。"

 林夏抬头时,看见高窗外有一只鸽子停在电线上,嘴里叼着的纸条被风吹得不停晃动。

 "看来周明宇不止想卖乐谱,还想伪造银匠的签名。"

 小芳突然站起来,帆布鞋在地板上蹭出清脆的声响:"我知道该怎么说了!如果他们问起印章,我就说老银匠的手艺都是口传心授,从来不用印章——把真正的印章藏起来,等他们露出破绽的时候再拿出来!"

 老银匠笑得胡须都翘起来了,用錾子轻轻

敲了敲小芳的手背:"这就对了。打银的时候,最锋利的錾子要藏在工具箱最底下,非得等到刻最后一笔时才拿出来。"

 下午三点的视频会议开始时,林夏特意让小芳坐在主位。

 女孩穿着新熨烫的白衬衫,袖口别着老银匠给的银质袖扣,上面刻着极小的同心纹。

 屏幕里出现里昂歌剧院的会议室,长桌尽头坐着一个金发女人,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文化交流部主任"。

 她身后的书架上摆着几本线装书,林夏一眼就认出其中一本的封面,跟周明宇老婆行李箱里的文件残页一模一样。

 "听说你们找到了很珍贵的乐谱?"

 金发女人的中文带着口音,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我们的管理员说,几十年前确实有一批东方文献失踪了,说不定就是......"

 小芳按照事先演练的那样,笑着转动手腕,银质袖扣在灯光下闪了闪:"其实比起乐谱,我们更想展示银饰与舞蹈的关系。"

 她点开ppt里的银饰图谱。

 "您看这凤凰尾羽的弧度,正好能衬托旋转时的腰腹力量——就像老银匠说的,好手艺得穿在身上才活。"

 林夏坐在侧面,看见屏幕角落有一个模糊的人影闪过,西装袖口露出一点灰蓝色的痕迹。

 她悄悄给任侠发消息:查歌剧院文化交流部的清洁工名单,特别是最近三个月入职的。

 屏幕里的金发女人显然有些意外,手指停在桌面上:"可是领事馆说,你们在追查非法转移的文献......"

 "能找到多少算多少吧。"

 小芳学着老银匠的语气耸耸肩,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调出宋依帆的舞蹈视频。

 "您看这个旋转动作,灵感就来自银匠打银时的转身,是不是比乐谱更有意思?"

 视频里的宋依帆正在旋转,护腰上的银饰随着动作飞扬,阳光穿过铃铛,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林夏注意到屏幕里的金发女人身后,那个模糊人影的手悄悄的伸向了桌下的电话。

 会议结束时,小芳关掉视频的动作干脆利落。

 她转身看向林夏,眼里的光比袖扣还要亮:"我刚才看见那个主任的钢笔,笔帽上有个银质的装饰,跟老银匠说的同心纹一模一样!"

 林夏刚要说话,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任侠发来的消息只有一行字:清洁工里有个华裔女人,上周从里昂寄了个包裹到周明宇的老家,收件人是他瘫痪在床的母亲。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哗哗响,老银匠正在树下收拾錾子,石板上的纹路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

 小芳跑出去帮忙的时候,林夏看见她悄悄把袖扣转了半圈,让刻着同心纹的一面贴着手腕。

 "这孩子刚才在会议上说,我们只修复了五份乐谱。"

 宋依帆走过来,护腰上的银饰还在轻轻晃动,"其实我们已经整理出二十七份了,对吧?"

 林夏望着屏幕上尚未关闭的歌剧院会议室画面,书架最上层的线装书似乎被人动过位置。

 她拿起申报书,在"跨国追讨"那页的空白处写下"藏锋"两个字,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里,隐约能听见楼下传来錾子敲击银片的脆响。

 暮色漫进排练厅的时候,小芳抱着整理好的乐谱样本跑了进来,脸颊被夕阳晒得通红。

 "林医生,海关刚才打电话,说周明宇老婆的行李箱里,有半张乐谱上沾着银粉,成分跟老银匠铺子里的一模一样。"

 她说话时特意压低了声音,眼角往门口瞟了瞟,"我没说我们已经找到匹配的银饰,就说可能是巧合。"

 林夏翻开那半张乐谱的照片,银粉在纸页的褶皱里积成细小的颗粒,像撒在字里行间的星子。

 她忽然注意到某个音符的尾部,有一个极淡的刻痕,形状跟老银匠石板上的同心纹一样。

 "你看这里。"

 她指着刻痕给小芳看,"就像打银时藏在花纹底下的印记,不到特定角度根本看不见。"

 小芳的指尖

轻轻碰了碰屏幕,突然抬头:"我知道了!周明宇他们在乐谱上做了标记,好知道哪些是能卖高价的......"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看见林夏往门口递了一个眼色。

 排练厅的门被推开了一条缝,昏黄的灯光漏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了细长的影子。

 有人在门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脚步很轻,却能听见鞋底蹭过地面的沙沙声,像有人在刻意放轻动作。

 小芳突然想起老银匠下午说的话,悄悄把乐谱样本往申报书底下塞了塞,嘴上却大声说:"明天去银匠铺拍点素材吧,我觉得银饰比乐谱更能打动法国人。"

 门外的脚步声顿了顿,随即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