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满载而归(第2页)
船身猛地一震,汽笛声长鸣起来。林夏扶着摇晃的木箱站起身,看见货舱门被推开,晨光涌进来的瞬间,她望见黄浦江两岸的建筑正在后退,德和堂的黑漆门板早已缩成个小黑点。
“秦先生说,您得把这些带给医学会。”
汉子不知何时又进来了,手里多了个油纸包:“这是他让我给您的,说是能安神。.微¨趣-暁·税, ¨嶵¢辛.漳,劫.更_鑫·快+”
油纸包里是两包茶叶,碧绿色的叶片间混着些白色的小花。
林夏认得那是安神的合欢花,想起秦仲山腕间的沉香木珠子,忽然明白这趟夜航船,载的从来不止是药材与乘客。
老银匠在她的坚持下喝了半碗解毒汤,此刻已沉沉睡去。
林夏将那份银质名单小心翼翼地收进药箱,忽然听见甲板上传来上班熟悉的声音——是医学会的周教授,正站在船头朝江面挥手。
“小林!可算找到你了!”
周教授看见她时眼睛一亮,手里的公文包在风中晃悠:“昨天顾老发了好大的脾气,说你拿了他重要的东西,秦先生却把你护得紧,说你是去办正事了。”
林夏望着周教授鬓角的白发,忽然想起那张铅矿工人的脉象图谱。原来有些真相,从来都藏在最细微的地方,像银簪莲花心里的刻痕,不仔细摸,永远都发现不了。
船靠岸时已是午后,阳光把码头的石阶晒得发烫。
林夏提着药箱走下跳板,看见医学会的车子正停在路边,车窗外的梧桐树影斑驳地落在车身上,像极了老银匠那份名单上的刻痕。
“最后一天打算怎么过?”
周教授帮她把药箱放进后备箱:“下午有个老中医的座谈会,讲的是食疗养生,去听听?”
林夏想起逸香居老板娘胸口的闷症,忽然觉得这提议正合心意。她点头的瞬间,车子已经驶上了热闹的街道,路边的点心铺子飘来桂花糖藕的甜香,混着中药铺的气息,竟比清晨的古镇更多了几分烟火气。
座谈会设在一栋老式洋房里,红木长桌上摆着青瓷茶杯,与会的老中医们正围着个紫砂药罐讨论。
林夏刚找了个角落坐下,就听见有人提起秦仲山的名字。
“秦老先生的脉理是真厉害。”
穿藏青马褂的老者咂着嘴:“上次有个咳喘病人,多少名医都只当是风寒,他一搭脉就说不对,非得加两钱玉竹,结果三副药就好了。”
林夏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原来那天在德和堂,秦仲山让她写药方时,早已看出她诊出了老板娘的脾胃虚症。
那些看似随意的提点,藏着的都是前辈对后辈的期许。
散会后,周教授拉着她去了街角的老菜馆。
桌上的四喜丸子冒着热气,林夏却想起了老银匠提到的甘草解毒汤。
原来中医的智慧从不止在药罐里,更在寻常人家的烟火里——就像此刻,周教授正指着碗里的山药排骨汤说:“这汤里加了芡实,健脾利湿,最适合秋天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