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满载而归(第3页)

 她忽然明白,所谓满载而归,从来不是指带回多少珍稀药材,而是这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智慧。

 就像逸香居的晨雾,德和堂的药香,还有老银匠刻在银板上的名字,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她医道上的养分。

 傍晚的霞光染红了天际,林夏提着药箱走在回家的路上。

 街边的中药铺正要打烊,穿长衫的掌柜正把“德和堂”的木牌挂上门楣,看见她时笑着点头:“秦老先生说您会来,让我把这个给您。”

 递过来的是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几页脉案,字迹苍劲有力,正是秦仲山的手笔。

 最后一页上画着朵狗尾巴花,旁边写着行小字:“脉象如矿脉,需得静心细探,方见真章。”

 林夏将脉案折好放进药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回头时,看见顾老的管家正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捏着封信:“林医生,顾老让我把这个给您,他说……他说矿道的图纸在您手里会更有用。”

 信封上盖着个褪色的印章,正是当年银矿的印记。林夏捏着那薄薄的纸片,忽然想起老银匠说过,矿道的结构图里藏着当年塌方的真相。

 夜风渐起,吹得梧桐叶沙沙作响。林夏站在路灯下,药箱里的银饰轻轻颤动,仿佛在呼应着某个遥远的秘密。

 她抬头望向天边的新月,忽然明白秦仲山为何要让她带走这些——有些真相需要年轻的手来揭开,有些责任,也该由新一代的中医扛起来。

 回到住处时,行李箱已经收拾妥当。林夏将那份银质名单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底,上面的刻痕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她。

 她忽然想起明天就要离开上海,可这座城市的气息,那些藏在晨雾与药香里的故事,早已刻进了她的骨血里。

 睡前,她从药箱里取出秦仲山给的合欢花茶,刚要冲泡,却发现茶包底下压着张字条,是周教授的字迹:“明日启程前,来医学会一趟,有位从北平来的先生,说想见见能从脉象里诊出铅毒的姑娘。”

 林夏捏着那张字条,窗外的月光恰好落在药箱的银质徽章上。

 她忽然想起老银匠说过,北平有位研究矿毒的老中医,当年曾和秦仲山一起去过银矿。

 茶盏里的合欢花缓缓舒展,像极了那些正在被揭开的秘密。

 林夏望着杯中浮动的花瓣,忽然觉得这次上海之行,从来都不是结束。

 当船离开码头的那一刻,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而那半枚刻着“矿”字的银饰,此刻正躺在她的枕下,在寂静的夜里,隐隐传来与远方矿脉共振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