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说一不二
警船的探照灯刺破水雾,林夏攥着那半枚玉佩站在甲板上,玉佩的温润抵不住指尖的寒意。,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
李婶裹着毯子瑟瑟发抖,指着湖面上漂浮的黑木盒残骸,声音发颤:“那盒子……前几日我见陈立在帐篷里擦拭过,当时以为是装古董的。”
王海涛正对着对讲机嘶吼,让潜水队仔细搜查黑船残骸,听见这话猛地回头:“古董?陈立的账本里记着这批货是‘活体药材’,难不成还有别的猫腻?”
林夏没接话,目光落在岸边警戒线外的人群里。
昏黄的路灯下,考古队领队周教授正被两个警察问话,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沾着泥土,镜片后的眼睛却异常平静,仿佛这场爆炸与他毫无干系。
“周教授怎么会在这?”
林夏忽然开口。
李婶探头看了一眼:“他说担心学生,傍晚就守在岸边了。陈立是他带的研究生,出了这种事……”
话没说完,周教授恰好朝这边看来,隔着粼粼水光与林夏对视。
他抬手推了推眼镜,嘴角似乎牵起一个极淡的笑,转身跟着警察往临时指挥部走去。
林夏注意到他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纱布边缘隐约透出暗红——像极了陈立缺指上的旧伤。
警船靠岸时,天已微亮。王海涛让人送李婶去医院检查,转身拦住正要离开的林夏:“账本烧没了,陈立也死了,这案子恐怕……”
“没烧完。”
林夏摸出藏在药箱夹层里的几页纸:“最后几笔交易,收款方是周明远——就是周教授。”
王海涛接过纸页的手顿了顿,眉头拧成疙瘩:“老周是业界泰斗,怎么会掺和这种事?”
“他每周三都去我诊所买安神药,”
林夏望着远处的虎头崖,晨雾正从崖底往上爬:“上个月有次他袖口沾了朱砂,跟钉在槐树上的银针尾端一个味。”
话音未落,警戒线外突然传来骚动。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冲破阻拦,手里举着一块染血的黑布,布上绣着银线虎头——正是血手阎罗袖口的图案。
“林医生!”
男人声嘶力竭,被警察按在地上仍挣扎着抬头:“阎罗爷有东西给你!”
林夏走过去时,男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趁警察不备塞进她手里。
油纸包沉甸甸的,隔着纸能摸到棱角分明的硬物,还带着股熟悉的药水味——和血手阎罗手套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是阎罗爷的信物,”
男人被按着头,声音闷在泥里:“他说您要是识货,就该知道虎穴的规矩——见信物如见人,谁拿了就得接下这摊子!”
林夏打开油纸包的瞬间,胃里一阵翻涌。
包里是一只泡在防腐液里的断手,食指缺了半截,指甲缝里嵌着暗红污渍,手腕上赫然有个浅灰色刺青——正是陈立手上那半遮半掩的“狗尾巴花”。
“这不是血手阎罗的手。¢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
林夏指尖发凉,她见过阎罗的手,关节肿大泛着青黑,而这只手的指节匀称,只是虎口处有层厚茧,像是常年握手术刀的人。
“是判官的!”
男人突然狂笑:“白面判官陈立算什么东西?真正的判官早就在湖底喂鱼了!这手是阎罗爷从石棺里刨出来的,说要给识货的人看看——谁才是虎穴真正的主子!”
警察把男人拖走时,他还在喊:“三日后午时,虎头崖顶,谁带这只手来,谁就能当新的阎罗!”
王海涛脸色铁青:“这群疯子……”
“他们不是疯子。”
林夏把油纸包重新裹好:“这是挑衅,也是试探。他们想知道我手里有多少底牌。”
她忽然想起陈野说过的话,虎穴最看重“信物传承”,当年创建虎穴的人留下规矩,谁能执掌三件信物,就能号令所有分舵。
陈立账本里提过,三件信物分别是虎头木盒、判官手札和阎罗血令,如今木盒里的玉佩出现了,断手恐怕就是所谓的判官手札替代品。
“周教授今天有课吗?”林夏突然问。
王海涛查了查日程:“上午九点有堂公开课,在考古所礼堂。”
“我去见见他。”
林夏把油纸包递给王海涛:“这东西麻烦你们化验一下,尤其
是防腐液的成分。”
考古所礼堂里座无虚席。周教授站在讲台上,正讲着楚墓出土的青铜针,声音温和沉稳:“古人用金针治病,讲究‘气至而有效’,就像这枚针……”
他拿起展柜里的青铜针,指尖轻捻,针尾的虎头纹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
林夏坐在最后一排,忽然注意到他握针的姿势——食指微屈,恰好避开了纱布处,和陈立摩挲匕首的动作如出一辙。
下课铃响时,周教授被学生围住提问。林夏看着他耐心解答,袖口的纱布不知何时换成了创可贴,露出的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