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童子命(第3页)

林夏注意到,空地周围的草长得格外茂盛,却都是枯黄的颜色,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养分。

“你看那棵树。”

一个跟着来的老人忽然指着林子深处,“去年还好好的,今年春天就枯死了。”

林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棵碗口粗的树歪斜地立在那里,树干上有个黑漆漆的树洞,像是只眼睛在盯着外面。

她忽然想起昨晚的响动,心里泛起一阵寒意。

就在这时,烧着的衣服里忽然滚出个东西,“叮”地一声落在石头上。

林夏捡起来一看,是枚生锈的铜钱,上面刻着模糊的“乾隆通宝”字样。

“这是…小石子的?”

她看向王婶。

王婶摇摇头:“我从没给过他铜钱。”

张婆婆却惊叫起来:“是替身钱!仙婆说过,童子命的孩子身边会有替身钱,这是上天在提醒该收他回去了!”

这话一出,几个老人都变了脸色,纷纷往后退。

林夏捏着那枚铜钱,只觉得它凉得刺骨,不像是刚从火堆里出来的。

突然,一阵风吹过林子,带着股腐朽的气味。

林夏看见那棵枯树的树洞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她刚要细看,手腕忽然被人抓住。

“快走!”

是吴军的声音,他不知什么时候跑来了,脸色白得吓人,“小石子…小石子他抽搐起来了!”

林夏心里一沉,把铜钱塞进兜里,跟着吴军往回跑。

路过院子时,看见师父正给小石子施针,孩子的四肢绷得笔直,牙齿咬得咯咯响,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怎么回事?”

林夏急忙问。

“刚才突然就抽起来了。”

王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仙婆的法子不管用啊!”

师父施完针,直起身擦了擦汗:“是高热惊厥。再不退烧,怕是要伤着脑子。”

他看向林夏,“后山的草药煎好了吗?”

“早煎好了,可他喝不进去。”

吴军递过一碗药汁,“刚喂了两口就吐出来了。”

林夏看着床上抽搐的孩子,又摸了摸兜里那枚冰凉的铜钱,忽然想起什么:“师父,您说这疹子会不会和那片林子有关?我刚才在林子边上捡到枚铜钱,凉得奇怪。”

她掏出铜钱递过去,师父接过来掂量了一下,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这上面有股霉味,像是埋在土里很久了。”

他忽然看向王婶,“小石子平时是不是总去那片林子玩?”

王婶愣了愣:“是啊…他总说林子里有好玩的,我骂过他好几次,不让他去…难道…”

“很有可能。”

师父的眼神凝重起来,“那片林子的土壤里可能有霉菌,孩子抵抗力弱,接触后引发了急性过敏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风疹。至于幻视和抽搐,都是高热引起的。”

“那枚铜钱呢?”

吴军追问。

“说不定是孩子在林子里捡来的,揣在兜里忘了。”

师父把铜钱放在桌上,“当务之急是先退烧,然后想办法清除他体内的霉菌。”

他转身从药箱里拿出几味药:“小夏,你去把这几味药捣碎,用醋调成糊状,敷在他的肚脐上。吴军,去烧点艾草,在屋里熏一熏,能消毒。”

两人立刻忙活起来。艾草的烟气弥漫开来,带着特殊的辛辣气味,似乎驱散了屋里的沉闷。

林夏把药糊敷在小石子肚脐上,用纱布固定好,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是烫得吓人。

“师父,要不要送镇上的医院?”

林夏忧心忡忡。

“现在去镇上的路不好走,颠簸起来怕加重他的抽搐。”

师父看着医案,“再等两个时辰,要是还没好转,就必须去医院了。”

这两个时辰过得格外漫长。小石子抽搐了几次,每次都让人心惊胆战。

王婶守在床边,不停地抹眼泪,嘴里念叨着“都是我不好,没看好他”。

傍晚时分,奇迹发生了。小石子的体温开始慢慢下降,抽搐也停了,虽然还在昏睡,但呼吸平稳了许多。

林夏给他搭脉,脉象虽然还弱,却比之前规整了些,那股躁动的劲儿退去不少。

“烧退了!”

吴军惊喜地喊道,“药糊和艾草起作用了!”

王婶激动得差点跪下,被师父拦住了。林夏掀开孩子的衣服,后背上的疹子颜色淡了些,舌尖的红也消退了不少。

“看来确实是霉菌过敏。”

师父松了口气,“等他醒了,再喝几副药巩固一下就没事了。”

院子里的村民听说小石子好转了,都松了口气。

张婆婆和那个拿罗盘的老头没好意思进来,悄悄走了。

天黑透的时候,小石子醒了。他眨着眼睛看了看周围,小声说:“姐姐,我渴。”

林夏赶紧端来温水,一点点喂他喝下。孩子喝了水,精神好了些,忽然指着门口说:“那个穿黑衣服的人不见了。”

林夏心里一动:“小石子,你以前总在林子里看见那个人吗?”

小石子点点头:“他总在树后面看着我,不说话。我昨天追黄狗的时候,看见他站在马路边,还朝我招手呢。”

林夏和师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