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童子命(第2页)

孩子的喉咙里发出“咕哝”的声音,像是不情愿,却还是乖乖咽了下去。擦身的时候,林夏发现他后背的疹子又多了几个,连成一小片淡红色的印记。

“师父,这疹子看着不像水痘。”

林夏忧心忡忡,“而且他总说看见东西。”

师父正在翻看一本泛黄的医案,闻言抬头:“看看他的舌头。”

林夏撬开小石子的嘴,手电筒的光打进去,舌尖的红比早上更艳了,舌面中间的苔薄得几乎看不见,边缘却泛着淡淡的青紫色。

“舌尖红是心火盛,边缘青是肝气郁。”

师父放下医案,“但这疹子和幻视…有点像去年山里闹过的风疹,只是症状更急。”

“风疹?”

吴军凑过来,“我记得去年李大叔家的孙子得过,也是发烧出疹子,没说看见东西啊。”

“每个人体质不同,反应也不一样。”

师父站起身,“小夏,跟我去趟后山。吴军,你在这儿守着,要是孩子再烧起来,就用酒精擦他的腋窝和大腿根。”

后山的晨雾还没散,带着草木的腥气。师父沿着一条隐蔽的小径往前走,林夏紧随其后,看见他时不时停下来,拨开草丛看看什么。

“师父,咱们找什么?”

“找能解风疹的草药。”

师父指着一棵长着卵形叶子的植物,“这是透骨草,去年治风疹就用了它。”

他掐下几片叶子闻了闻,“但今年的情况可能不一样,得再找几味配伍。”

两人在山里转了一个多时辰,采了满满一篮草药。

下山时,林夏看见村西头的林子在阳光下泛着墨绿色,想起昨晚的响动,忍不住问:“师父,昨晚我听见墙根有奇怪的声音,您说会不会是…野兽?”

师父脚步顿了顿:“这郊区周围早就没什么野兽了。倒是那片林子,前几年有人想开发成果园,挖地基的时候挖出过几具老骨头,后来就搁置了。”

林夏心里一咯噔:“老骨头?”

“听说是早年间战乱时埋下的。”

师父的声音很淡,“村里老人说那地方阴气重,平时都不让孩子靠近。”

回到院子时,吴军正急得团团转。看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小石子又说胡话了,说看见个穿黑衣服的人站在门口,我出去看啥都没有。”

林夏心里一紧,快步走进屋。小石子躺在床上,眼睛半睁着,嘴里喃喃自语,手在空中胡乱抓着,像是要抓住什么。

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烧不但没退,反而更烫了。

“快,把透骨草和金银花一起煎了。”

师父把草药递给吴军,“多加些水,煎出三碗来。”

他走到床边,指尖搭上小石子的腕脉,眉头渐渐皱起来。

林夏也伸手搭上去,只觉得脉象比早上更乱了,浮数之中带着一种奇怪的躁动,像是有股气在脉管里横冲直撞。

“这脉…像是有邪风入体。”

林夏低声道,“比普通的风疹凶险。”

师父没说话,从药箱里拿出几枚银针,在小石子的风池、曲池和血海穴各扎了一针。

奇怪的是,平时很灵的针法,这次似乎没什么效果,孩子依旧在呓语。

这时,院门外又传来喧哗声。张婆婆带着几个老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个干瘦的老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手里拿着个罗盘。

“王婶已经去请仙婆了,你们这些大夫就别瞎折腾了!”

张婆婆用拐杖指着床,“这孩子明明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得用道法驱邪!”

“张婆婆,这是病,得治病!”

吴军急道,“请什么仙婆啊!”

“你懂个啥!”

老头推了吴军一把,拿着罗盘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床边,罗盘的指针疯狂转动着,“看看!指针都乱了,这是童子命犯了煞,再不送走就来不及了!”

王婶跟在后面,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件小石子的旧衣服:“刘师父,我知道你们是好意…可仙婆说,得用孩子的贴身衣服去林子边上烧了,再念叨几句,才能把煞送走…”

“糊涂!”

师父的声音沉了下来,“孩子正在发烧,你们这时候去烧衣服,万一再受惊吓,病情加重怎么办?”

“可…可仙婆说这是唯一的办法…”

王婶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实在没办法了啊…”

林夏看着床上呓语的小石子,又看看那些坚持要请仙婆的村民,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医病先医心。有时候人信的不是病能好,是信个念想。”

她拉了拉师父的衣袖,低声道:“要不…就让他们去烧衣服?我们同时给他用药,双管齐下。”

师父皱眉看着她,林夏赶紧补充:“我跟着去,确保他们不在林子边上逗留,烧完就回来。而且…我想看看那片林子到底有什么。”

师父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小心点。要是发现不对劲,立刻回来。”

张婆婆和几个老人一听这话,立刻眉开眼笑。

王婶把那件旧衣服递给张婆婆,又塞给她一把香烛。

林夏换了双防滑的鞋,跟着他们往村西头走。

越靠近林子,空气似乎越凉。明明是响晴的天,林子里却像罩着层灰雾。

张婆婆在林子边缘找了块空地,用石头围出个小圈,把旧衣服放进去点燃。

火苗舔着布料,发出“噼啪”的声响。张婆婆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的香烛冒着青烟,在风里歪歪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