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生存智慧
月光在医馆的青砖地上洇开一片青白,刘佳扶着门框的手还在微微发颤。
林夏将那张带"七"字的纸条叠好塞进药箱,鼻尖忽然萦绕起一股若有似无的艾草香——是师娘在厨房烧的驱蚊药草,往常闻着安心,此刻却添了几分焦灼。
"师父,那手抄本......"
吴军攥着银针的指节泛白,"真要给他?"
刘佳慢慢摇头,转身往堂屋走,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二十年前那场比试,我输得不服气。"
他在太师椅上坐下,月光刚好照在他鬓角的白发上,"他说医者若只懂医病,不懂医世,算不得真本事。"
林夏忽然想起角爷搭脉时的手法,三根手指虚浮如蝶翼,却能穿透皮肉直抵根本。
她翻开《脉经》第37页,"潜脉"二字旁边,师父用朱砂点了个极小的圆点。
"师娘知道这事吗?"
她问。
刘佳端起凉茶喝了一口,杯沿的水渍在桌面上晕开:"她只知我年轻时跟人比过医术,不知道赌约。"
他望着墙上挂的《本草纲目》拓本,声音沉了下去,"角爷要的不只是手抄本,是想告诉我,有些债,躲不过。"
窗外忽然传来竹枝轻响,吴军猛地起身:"谁?"
月光下闪过个瘦小的身影,是住在隔壁的哑婆。
她怀里抱着个豁口的粗瓷碗,见了林夏便往她手里塞,碗底沉着几片焦黑的艾叶——这是她独有的求助信号,家里准是有人病了。
"哑婆,别急。"
林夏握住她枯瘦的手腕,指尖刚搭上寸关尺,心就沉了下去。
老人的脉像初春的冻河,时断时续,重按之下才能摸到一丝微弱的搏动。"是您孙子又喘上了?"
哑婆连连点头,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来。
她孙子小丸子有先天性哮喘,上个月刚用针灸稳住,今晚怕是又犯了。
"我去拿针。"
吴军转身要去取药箱,却被刘佳叫住。
"等等。"
老大夫望着哑婆佝偻的脊背,她后颈的皮肤像晒皱的桑皮纸,却在月光下透着股倔强的韧劲儿,"你们仔细看看她的脉。"
林夏重新搭脉,这次刻意用上了角爷教的虚按法。
指尖下忽然传来一阵奇特的震颤,像是冻河下暗流涌动——哑婆的脉看似微弱,实则藏着股绵长的后劲,就像她总在墙角种的马齿苋,再旱的天也能抽出新芽。
"这是......"
她忽然明白,"是'韧脉'?您上次讲过的,久病之人靠这口气吊着命。"
刘佳嗯了一声,示意哑婆伸出舌头。老人舌尖红得发亮,却在舌根处带着点淡紫。
"她自己也犯了心悸,却先想着孙子。"
老大夫从抽屉里取出一小包杏仁,"去给小丸子扎定喘穴,记得用补法。"
吴军刚要走,又被他叫住:"带两帖炙甘草汤,给哑婆自己煎了喝。"
林夏跟着哑婆往隔壁走,哑婆家的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小丸子蜷缩在炕上,胸口起伏得像风里的破布帆,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哨子似的尖响。
"先按揉膻中穴。"
林夏让哑婆按住孩子胸口,自己取了三寸长针消毒,"吴军,你摸他的脉,是不是浮而无根?"
吴军的指尖刚搭上孩子细弱的手腕,小丸子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脸涨得发紫。
"这脉跟惊弓之鸟似的。"
他额头冒汗,"用不用先扎人中?"
"别慌。"
林夏想起角爷说的"变通",忽然换了个角度,"你看哑婆怎么哄孩子的。"
只见哑婆把孩子搂进怀里,用枯瘦的手掌轻轻拍着他后背,节奏竟和村口老槐树上的蝉鸣出奇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