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半句话(第2页)
世玉连忙跑去拿艾草,东方峰则守在一旁,警惕地看着四周,防止有人趁机偷袭。
艾草点燃后,袅袅青烟升起,阵里的阴寒之气渐渐消散,银针上的黑光也越来越淡。
林夏一直用真气维持着血滴的温度,直到最后一根银针上的黑光消失,才松了口气,指尖的伤口已经开始结痂。
金守心走过来,看着地上的银针,眉头皱得更紧:“莫三通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细。他知道我们有悔心鼎,也知道我们能破他的小阵,所以故意留了这么个破绽,就是想看看我们的应对之策,好在乱葬岗布下更厉害的陷阱。”
“不管他布什么陷阱,我们都得去。”
东方峰握紧了腰间的短刀,眼神里满是决绝,“我的妻儿还在他手里,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得闯一闯。”
林夏点头,看向众人:“现在时间不多了,我们分头行动。东方峰,你去联系之前受过我们恩惠的人,让他们在乱葬岗周围布防,别让莫三通再抓无辜的人来补阵。世玉,你去把诊所里所有的解毒草药都打包,再准备两百根银针,以防我们被蛊虫反噬。若兰,你留在这里照看金前辈,顺便把诊所里的门窗都加固,别再让莫三通的人进来搞破坏。我去一趟城南的旧针坊,那里是我娘当年开的针铺,说不定能找到和血契有关的线索。”
“我跟你一起去。”
苏若兰连忙说,“旧针坊我小时候去过,我娘带我去那里买过绣花针,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林夏想了想,点头同意:“也好,你跟我一起去,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两人收拾好东西,刚要出门,金守心突然叫住林夏,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铃递给她:“这是问心铃的另一半,你拿着。问心铃能感知周围的阴邪之气,要是遇到莫三通的人,铃会自动响起来。还有,到了旧针坊,一定要小心,那里荒废了十几年,说不定早就被莫三通的人盯上了。”
林夏接过铜铃,入手冰凉,铃身上刻着细密的纹路,是灵脉堂的标志。
她握紧铜铃,对金守心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两人走出诊所,街上已经有了行人,晨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却驱散不了林夏心头的阴霾。
苏若兰走在她身边,小声说:“夏夏,你说旧针坊里,真的能找到血契的线索吗?我总觉得,莫三通好像早就知道我们会去那里,说不定已经设好了圈套。”
“就算是圈套,我们也得去。”
林夏看着前方,语气坚定,“血契是解开所有秘密的关键,我娘的死、师父的失踪、你娘的情蛊,都和它有关。如果找不到血契的真相,到了乱葬岗,我们根本不是莫三通的对手。”
两人沿着街道往城南走,越靠近旧针坊,周围的行人就越少。
旧针坊在城南的贫民窟里,十几年前一场大火之后,就一直荒废着,周围的住户也都搬走了,只剩下断壁残垣。
走到旧针坊门口,林夏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问心铃。
铜铃安安静静的,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说明周围没有阴邪之气。
她推了推虚掩的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响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墙角堆着烧焦的木头,地上还能看到当年大火留下的黑色痕迹。
林夏走进正屋,屋顶已经破了个大洞,阳光从洞里照进来,落在满是灰尘的柜台和货架上。
货架上还残留着一些烧焦的针盒,上面印着“张记针坊”的字样,是她母亲当年的招牌。
“我娘当年就是在这里给人做针线活,有时候也会帮人看些小病。”
苏若兰走到柜台前,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刻痕,“我还记得,柜台后面有个暗格,我娘说里面放着她最贵重的东西。”
林夏眼睛一亮,连忙走到柜台后面,仔细摸索着。
柜台是红木做的,虽然已经有些腐朽,但质地依然坚硬。
她摸了一会儿,终于在柜台内侧摸到一个凸起的按钮,轻轻一按,暗格“咔嗒”一声弹了出来。
暗格里放着一个木盒,上面刻着灵脉堂的印记,和她之前在老梨树下找到的木盒一模一样。
林夏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卷泛黄的纸,还有一枚青铜令牌。
她展开纸卷,上面是母亲的字迹,写的是一份血契:“灵脉堂张鹤龄之妻林秀,与苏婉清立此血契,若灵脉堂遇大劫,苏婉清愿以情脉为引,助灵脉堂渡过难关;若苏婉清遇险境,灵脉堂亦当倾力相护。此契生效之日,双方情脉相连,一方受损,另一方亦受反噬。”
落款日期是二十年前,正是苏若兰母亲中情蛊的那一年。
林夏的手指微微颤抖,原来母亲和苏若兰的母亲,早就用情脉签了血契,难怪苏若兰母亲中情蛊的时候,母亲会突然病重,原来那是血契的反噬!
“这……这是我娘的名字!”
苏若兰凑过来看,看到“苏婉清”三个字时,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娘就是苏婉清,原来她和你母亲,真的是好朋友……”
林夏拿起那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血契·壹”两个字,令牌边缘有一道裂痕,像是被人故意掰过。
她突然想起世玉之前在莫三通的阵里找到的残布,上面也有“血契”的印记,还有半枚断裂的令牌痕迹——那应该就是“血契·贰”,被莫三通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