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朱祁钰看着周围:这就是瓦剌?不应该啊?(第2页)

 “陛下,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阿依娜连忙解释,“我们回来后,四处联络旧部,又用从大明带回来的财物招募了一些牧民,前后忙活了半年,才凑齐这八百勇士。”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队伍,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若是在瓦剌鼎盛时期,这八百人连一个中等部落的护卫都算不上,可如今,已是我们能调动的全部力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祁钰沉默了。他想起史书上记载的瓦剌盛况,再对比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成祖当年五征漠北,虽打击了蒙古势力,却也让瓦剌元气大伤;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瓦剌虽一时获胜,却也引来了大明的报复性打击,加上内部纷争不断,这个曾经强盛的部落,竟在短短数十年间衰败到了如此地步。

 “那你派人去联络的亦巴里,为何没有回应?”于谦在一旁问道,他更关心眼下的战事部署。此时的于谦,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脊背也不再挺拔,但眼神中依旧透着睿智与坚定 。

 “亦巴里此人向来首鼠两端,”阿依娜的脸上露出一丝厌恶,“他既不想得罪娜仁托雅,也不愿轻易依附大明,只说要观望局势。我派去的使者说,他最近正在囤积粮草,似乎在等待时机坐收渔利。”

 “至于东部的娜仁托雅,”也平阿尔斯兰补充道,“我们得到消息,她正在拉拢周边的几个部落,如今手下已有近万人马。更麻烦的是,哲别的后代额尔登正在暗中召集旧部,若是他真能凑齐一万二千人,娜仁托雅的势力便会更加强大——我们若是单独与她开战,胜算不足三成。”

 朱祁钰听完,缓缓走到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望向东部的方向。那里的地平线与天空相接,隐约能看到几缕炊烟,想来便是娜仁托雅的势力范围。“这么说来,娜仁托雅才是此次平定瓦剌内乱的最大障碍?”他问道。

 “正是。”阿依娜点头,“娜仁托雅不仅占据了东部的优质牧场,还控制了通往漠北的商道,手中粮草充足,又有额尔登在暗中相助。若不是大明肯出兵相助,我们恐怕连石城都守不住。”

 朱祁钰低头沉思片刻,转身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先按兵不动。于谦,你立刻派人去东部侦察,摸清娜仁托雅的兵力部署和粮草囤积地;石义,你协助毛胜整顿大军,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人与郭登联络,让他率大同守军向东部移动,形成牵制之势;阿依娜首领,你继续派人联络亦巴里,许他以好处,争取让他保持中立,至少不要倒向娜仁托雅。另外,王通、陈怀、马亮、梁珤、程信、丁铉,你们也各自领命,协助安排各项军务 。” 一众官员领命,各自忙碌起来。

 “臣遵旨!”于谦和石义齐声领命。

 阿依娜也连忙说道:“多谢陛下!我这就派人再去一趟亦巴里的部落,务必说服他不与娜仁托雅勾结。”

 “还有,”朱祁钰补充道,“你派人去给额尔登送一封信,告诉他,大明此次出兵,只为平定内乱,恢复瓦剌秩序,并非要吞并瓦剌。若是他肯弃暗投明,归顺于你,大明可以承认他的部落地位,并给予赏赐;若是他执意帮助娜仁托雅,待平定叛乱后,休怪大明不客气。”

 阿依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陛下英明!额尔登虽在召集旧部,却未必真心归顺娜仁托雅,只是想借她的势力壮大自己。若是有大明的承诺,他或许会动摇。”

 朱祁钰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石城。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残破的城墙上,竟透出几分悲凉。他想起琪亚娜信中说的“瓦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心中不禁感慨——若是琪亚娜看到如今的瓦剌,不知会何等心痛。

 “陛下,天色不早了,不如先回营歇息,明日再商议具体的作战计划?”于谦见他神色凝重,轻声提醒道。

 朱祁钰回过神,点了点头:“也好。阿依娜首领,你也先回去安抚部众,告诉他们,有大明在,定能帮他们夺回失去的家园。”

 阿依娜用力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多谢陛下!瓦剌百姓定不会忘记大明的恩情!”

 当晚,明军大营内灯火通明。朱祁钰坐在中军帐中,铺开一张瓦剌地图,手指在石城与东部之间来回移动。于谦和石义站在一旁,等待着他的进一步指示。

 “于谦,你觉得额尔登会倒向我们吗?”朱祁钰突然问道。

 于谦沉吟片刻,说道:“额尔登是哲别后代,在瓦剌部众中颇有威望,他召集旧部,无非是想重振家族荣光。娜仁托雅虽能给他兵力支持,却未必肯真心放权;而我大明既能给他地位,又能提供粮草援助,只要许以足够的好处,他未必不会动心。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他,需得留一手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