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127(第2页)

好!

四爷不光会尽早回家陪孩子,要是有急事不能回,觉得陪孩子的时间少,他是会经常带着孩子上班的人。

桐桐想干什么,从没有因为孩子的原因耽搁过。

不用考虑急着回家,在外面是十分放心的。

王文去处理对接的问题,桐桐下午四点才到市局,跟相关的领导碰面后,桐桐就被罗强带着去看卷宗了。

罗强能找自己,那就是跟领导都说好了,因此,过程很顺利。

桐桐看着面前的案卷,案卷很薄,全是手写的。电子档案在慢慢的替代老旧的档案,再次入电子档案的时候,罗强又把这个案子抓起来,好几次跟领导私下说过这个案子,但还是那个话,有方向吗?

确实找不到这个方向,话题也就到此为止了。

卷宗摆在面前,桐桐打开。一页一页的往下看!这是被定性为偷|渡到港城的姑娘,当年十八岁,叫姜雨。

从家庭和社会关系上看,这个姜雨在当年属于成分不好。她姥爷算是资本家,在解放之后,带着一家子跑了。但是,那所谓的一家子是他爷爷跟小老婆以及小老婆的生育的子女跑了,这里并不包括她姥姥和她母亲。

她姥姥只生了她母亲一个,她母亲算是资产阶级大小姐,许是因为是女孩的原因,人家走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带她。

解放后,那不是都一夫一妻嘛。老爷子跟原配离婚,因为原配没生儿子,跟小老婆领了结婚证,把姜雨的姥姥和母亲安排在小宅子里,人家偷偷走了。

姜雨的母亲后来嫁给一个铁路工,剩下了姜雨。可姜雨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在暴雨夜被火车轧死了,是意外事故。

她从小跟姥姥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她父亲是因公殉职,暴雨夜巡查铁路时出的事故,所以,单位给她母亲安排了工作,她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而这个姜雨也是苦命,十三岁上,母亲病逝;十七岁上,姥姥病逝。

不到十八岁,就成了一个孤女。

看到这些,桐桐就觉得奇怪,按理说,这种几乎没有家人的人失踪的话,没有苦主了,便没有人追踪这个案子的人了,这个案子就会彻底的沉下去。

所以,她直言问罗强:“这个姜雨也几乎没有社会关系,她的母系亲眷都不在国内,是否通过港城去了M国不得而知;父系……她父亲在解放前就是孤儿,后来被成了铁路工人。这个人没有亲人了?”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案子这么执着呢?

罗强指了指:“你往下看,姜雨当年有个恋人,当时正在读大学。他是七八年秋季读的大学,属于WG后第二批大学生。”

桐桐就说:“我公婆是第一批大学生,这个人晚了半年入学,算算年龄,现在都跟我的父母辈同龄了。”

“对!姜雨的这个恋人叫田守望,两人青梅竹马,在一条胡同里长大。他的哥哥跟我是老战友了,当年我复原回来安排工作,他还在部队上,后来部队特区建设,他们是第一批过去的工程兵。”

桐桐了然:“是这个天守望一直在坚持?”

“是!本来呢,姜雨的父亲因公殉职,像是姜雨这样的,应该是符合当时的接班制度的,她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