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26
润叶放下板子,才要说话,被金禄打断了:“多大点事呀!我们把馒头都放下了……”也没带回来,因为拿了人家的木板子,那几个馍馍放下就放下了,哪能真的老占便宜呢?
金禄不叫说,润叶眉毛都差点立起来,但还是忍着没言语,只说:“没事,以后吃回来。”下次啥也别带,你们两口子只吃饭!要是不给做饭,你就自家下厨。
空手去两次就吃回来了,要是放开肚子吃,你娘家还得倒贴。这一倒贴,他们也就不盼着你回娘家了。
板子叫那哥俩抬着,她抱着牡丹的胳膊低声道:“你还有以前的旧衣裳……”那衣裳做鞋底子都嫌弃糟烂,花费功夫大,穿不了多久鞋底就磨烂了。但是要是该成小衣裳,却还能挂在身上遮羞。
她就说:“家里孩子多,那旧衣裳改一改……”下次再必须回娘家,要带你就带那个吧。放着舍不得扔,穿吧,上班又不合适。做其他的就得拆,这有些不拆还能用,一拆就糟了。
牡丹擦了眼泪,这也是倒是真的!
“你说吃的吧,找一找,咱就说大队上也不敢真叫饿死人。只要不是大灾大难,都能有吃的!”半大的挖个野菜,搭着苞米面,咋都能到嘴里,“穿的……尤其是姑娘家,女孩子不能总没个衣裳穿。”
真就是五六岁的姑娘家,两个裤子都没有。大孩子的衣服穿上,能遮挡住屁股就算数。
牡丹‘嗯’了一声,回头把旧的都给改一改。
“咱挣的口粮没多的,也没有功夫找个野物啥的填肚子!大哥还干重体力活……都腾不出吃的。婆婆算是公道了吧,这要是给了穿的,再把口粮挤出去……日子都没法过了。”
那不能!结了婚先顾着男人,这可是自家妈说的话。
两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路,润叶没进门就先喊:“妈,我们在娘家吃的多,您亲家把馍馍都扣下了,我俩空包袱回来了。”
隔壁住的同事听见了,就笑,隔着窗跟润叶和牡丹开玩笑:“哟!这还了得?罚这俩媳妇子饿两天。”
桐桐出去跟那边搭话:“一回来就吵吵,吵的大家都不得安宁。”
“热闹好!”这一大家子是真热闹。
桐桐看牡丹耷拉着脑袋,就笑:“干活去吧!还杵着!想吃啥,你们自己做,我可不沾手了。”
家里的事就是这样子,处一处就好了。
关小海给帮忙,去做家具去了。这都是准备往城里搬的。润叶、牡丹、小如他们去捡柴火。小的备考,真就是各自忙开了。
孩子们都大了,他们出远门是不用操心的。
因此,一过正月初五,桐桐就打算和四爷去一趟省城。
单鞋、棉鞋做了几双,原身出嫁以前就能在家做针线,弟弟妹妹成年后的脚有多大,她不知道。但是父亲的脚有多大,她是知道的。
棉鞋有些里面是棉花,轻便,有些是兔皮的,下雪出门方便。
冻好的兔子拿了三只,不管林宝墨在不在,他媳妇都是在的。分开过的话,一家一只吧。
都有小孩,她给做了几顶孩子戴的帽子,能护住耳朵和脸,这个东西可不分城里乡下,都稀缺,大点小点的,都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