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26(第3页)

后妈是不善,确实也是没叫上学,家里啥活都得干。但要说其他的,不叫吃不叫喝不给衣裳穿,那倒也不至于。

方娴嫁进来的时候,原主三四岁大,而方娴才十六。

十六岁被她爹嫁给丧妻有女的林河东。

宝墨给倒茶,问说:“咋不带孩子都来,孩子们都不认得外家得门。”

“三个大的成家了,小的准备考中专,备考着呢。以后吧,以后再来。”

宝墨:“……”这话咋说呢?肯定是怕自家嫌弃人多吃的多。

但其实,有些过往,没法说。自家妈是大姐的后妈,对大姐是真的不算好!

用自己妈的话说就是:“……肯定是我对不住她!我不乐意婚事,你姥爷带着你舅去省城,那个年月,火车票可贵了。你姥爷带着我上你爸的门,说不要彩礼,你爸还有个小闺女要人照看,孩子总得吃饭,得有人看着。要不然他就出去干不了营生。

你爸这才娶了我!我那时候年纪小,不敢跟你爸闹,就背着人把气撒到你大姐身上……你大姐出嫁的时候我还不到二十七……等年过三十,慢慢成熟懂事起来了……都已经这样了。遇到难处了,你跟你姐都不在,你大姐倒是回来了……为这个的,你爸爸埋怨了我半辈子。”

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了,有些事回头去想,也不是不愧疚。

正因为这个愧疚呀,爸爸说提前退,那就提前退。

知道大姐那边过的难,那就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这些都是欠她的!这种情况下,真的不介意她带着孩子们都回来。

他再次提了工作安排的事,“你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我来安排。”

四爷就说了几个孩子的去向,“剩下三个小的,先让他们考!考完之后再看看。”

竟是这么利索都安排了。

桐桐也跟书墨说,“不是跟你见外,是多大的能耐办多大的事。孩子各个脾性都不一样,长在乡下,又没出过远门见过世面。先让这么干着,以后要是有什么想法,我叫他们跟你商量,看怎么走合适。”

也是这个道理。

方娴听着里面说话,去了厨房,给儿媳妇说:“把那个五花肉的蒸碗给热上。”

“我热着鱼块呢。”

“多热一个菜。”

“成!”

秀荣朝堂屋看了一眼,低声问婆婆:“我大姐看着怪利落的!”

“她自来就利落!在家里性子也有点泼、”方娴说着,自己都笑了,“她有个五六岁的时候,我十八了吧。那时候还没有宝墨呢,你二姐才一岁多点……我给你二姐吃蛋羹,她看见了,去了厨房就故意磕了一个鸡蛋,然后把那个生鸡蛋就那么喝了……喝完还拿着蛋壳舔着嘴唇,就那么看着我……”

你说我年轻气盛的,这个小的断了奶加辅食,她能正经吃饭了,非给你祸祸个鸡蛋吃,我不揍她揍谁?拉住扒了裤子,照着屁股一顿拍。

“以后都不敢吃了?”

“不当着我的面故意吃了,但还是会偷偷的吃……”她也没少吃,我还落了个苛待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