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调研华川县

车子继续向前行进,第一个调研点位是华川县为民服务中心。

这也是石勇临时加的,之所以之前没有安排这个点位,是因为郭临野对此并不感兴趣,但他相信江一鸣一定感兴趣。

东江省市民之家之类的政务服务机构就是江一鸣率先推行的,而他本人去考察学习之后,认为这种模式确实值得推广。所以就在华川县大力推广,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只是没想到,江一鸣会重新回到临江市工作,而且会来他们这调研,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书记,这是我县为民服务中心,自前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超过二十万人次。中心整合了民政、社保、医保等20多个部门的130余项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窗通办、一站服务”。群众办事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满意度达到98%以上。我们还特别设立了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今天您看到的不仅是硬件设施,更是我们服务理念的转变。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经过严格培训,确保高效、热情服务。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询问他们。”

石勇边走边介绍。

江一鸣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目光则不停地打量着大厅内的布局与人流情况。

看到大家有条不紊的办理业务,他不禁露出赞许的神色。

他是临时通知要来调研,而且他听说这个点位并不在之前的调研之列,是因为他的到来,才临时增加的。

所以,这里不存在提前安排的情况,也就是他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平时真实的工作状态。

江一鸣随机找了个办事人员聊天。

“您好,老乡,您来办什么事?”

“您好,我是华川县的县委书记石勇,这是我们市委江书记,他是来调研的,您有任何情况都可以向他反映。”

石勇连忙上前介绍。

“你,你好,我是来补办身份证的。”

对方有些紧张道。

“身份证补办流程顺畅吗?需要跑几趟?大概多长时间能拿到?”

“非常顺畅,以前也丢失过一次,补办非常麻烦,现在简单多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办,以往想办个事,都不知道跑哪个部门,还要托很多关系,才能了解清楚,现在好了,只要来到这里,哪怕不知道,立马有人过来热情的询问,并告诉我们到哪里办,最主要的是办事效率非常高,那些给我们办事的人也非常耐心和细心,以前去办事,像是遇到了大爷。现在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老百姓办事更容易了。”

中年男子认真的说道。

“听到您的反馈,我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江一鸣与群众握手告别,又与工作人员聊了聊。

工作人员也反映,现在这种模式,不需要分心向到来办事的人员解释,有专门的引导人员,他们只需要认真办理好业务就行。这种模式下,他们的压力也小一些,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

江一鸣听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石勇说道:“你们的工作做的确实不错,群众的满意度是最有力的证明。”

“这都是书记您带领的好,我们就是到云海市学习以后,回来加以改进和提升。这才让我们的服务更高效,如果没有您,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改进工作方式,更贴近群众的需求。”

石勇诚恳地说道。

江一鸣听后微微一笑,说道:“这正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走出去、学回来’的方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创新,才能真正服务好群众。”

江一鸣稍作停顿,继续说道:“群众的满意度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起点。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常态化保持,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石勇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牢记书记的嘱托,继续深化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随后,众人上车,前往下一个调研点位。

第二个调研点位是华川县工业园区。

“书记,这是我县倾力打造的电子工业园区,虽然无法跟云海市相比,但这里都是中下游产业,主要是以电子零部件加工和组装为主。目前园区已经入驻中小企业近百家,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周边物流、餐饮等配套行业的发展。”

石勇介绍道:“目前园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厂区都已经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年产值将突破十五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