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摆脱困境(第3页)
“我看了下东江省出台的关于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政策方向明确,有些我好像听你提过,想必这个政策的出台,与你有一定的关联吧?”
“杜书记到达东江省后,非常重视光伏产业问题的解决,所以第一站就到了临江市,并且与我深入交流了当地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我就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和调研数据,向他详细汇报了解决方案,他根据我的提议,进行了调整后,就出台了相关政策。”
江一鸣说道:“当时我还打电话向您汇报了,让我爸引进的光伏技术进行分享使用。您当时说,光伏产业处在瓶颈期,技术突破需要全行业协同,一家独大不如百花齐放,同意了技术共享的提议,所以东江省也得以顺利推进技术整合,多家企业迅速响应,形成了以义阳市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
“是啊,光伏产业的兴盛从不只是某一家企业的胜利,而是整个生态协同进化的结果。无论是东江省,还是江浙省,都必须在技术开放与产业协作中寻找共赢。我听说美国正在起草一项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法案,意图限制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这无疑将对行业造成进一步冲击。如果我们国内不能形成合力,提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
“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盟,不过美国率先发动反倾销调查,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欧盟跟进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欧盟跟进,海外市场将面临全面收缩。”
江一鸣说道。
“陈副总也是这么担心的,所以最上面的政策还在加快制定,估计下个月就能出台,主要还是开阔国内光伏市场,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产能,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只有如此,才能在外部压力下稳住阵脚,化危为机。”
李正权说道:“这一次因为你的建议和前瞻性分析,上面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无论是我们江浙省,还是上面,都及时做出了反应,给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应对窗口期。你不仅看到了行业痛点,更预判了国际形势的演变,这份战略眼光实属难得。陈副总对你的评价很高,他还等着你给他回话,是否有兴趣去部委工作。我估计你如果同意去部委工作的话,很可能去发改委,参与国家层面的能源战略规划。你在地方积累的实践经验,正是当前政策制定最需要的。”
“我正准备找时间向陈副总汇报想法,我想了想,我更倾向于留在一线工作。”
江一鸣说道。
主要是他太年轻了,倘若到部委工作,应该是会给他一个副部级的职务,随即级别提升了,但部委工作,不像是地方,部委工作更侧重宏观政策协调,而且需要协调部委里各个司局,工作节奏和地方实干差别很大。
他在一线工作,凭借充分的人事权、财务权,可以让下面的人按照他的思路高效执行,一旦去了部委,都是一群他叔叔辈的人,他下达的指令不一定被顺利执行,政策推进也会因复杂的层级和博弈而放缓。
总的来说,他觉得部委工作更适合有资历沉淀的官员去运作,而他更愿做一名冲锋在前的实践者,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他选择留在地方上工作。
“我也赞成你在地方上工作,部委确实不适合你这样的实干型人才久留。”
李正权笑道:“我之前没有给出评价,是怕我的意见影响了你自已的选择,如今你做出了选择,我就可以说出我的意见了。这样吧,我回头跟陈副总提一提,想必他会理解你的选择。”
“那就有劳李伯伯了。”
江一鸣随后离开了李正权的家,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江一鸣几乎跑遍了江浙省和苏淮省的重点城市。
江浙省有李正权的支持,而苏淮省又是杜家乐刚刚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江一鸣的招商引资非常顺利,收获也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