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7章 欧洲人要造电池(第2页)

 

这就让卡尔森找到了目标——我要建立我们欧洲的‘宁德时代’,制造我们欧洲的电动车电池!

 

他总结了一下,欧洲造不出车载电池的原因有四个:

 

首先就是规模难以做大;其次是成本太高;第三是技术,最后是供应链。

 

先说规模。

 

别看奔驰、宝马这些车企都很大。但是欧洲不像龙国和漂亮国。

 

那都是巨大的单一市场,可以用庞大的规模全力发展一个产业。欧盟虽然理论上是一个规模的单一市场。但是所有成员国各有各的打算,怎么可能搞一个大型的新兴产业?

 

还有成本问题。

 

这个成本真的不是单纯的指什么土地价格、用工费用,关键是还有什么环保啦、平权运动这些事情。

 

这些人没事找上门抗议导致停工,那成本就会增加一个天文数字!

 

看看特斯拉在德国建立的那个超级工厂,建立的时候停工了多少次?还被人放火烧过……

 

在那边建厂真的是困难重重!

 

还有技术。

 

虽然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是公开的,但是那些大型的电子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独立技术和专利,如果要研发自己的技术?那成本真的是太高了!关键还要考虑研发的时间成本。

 

最关键的是供应链!

生产电池是需要一个巨大的相关产业链的。而在现在的欧洲建立这么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又要回到‘成本问题’上了。

 

这四个问题也就是欧洲有那么多大车企却搞不了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但是彼得-卡尔森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他直接用民意做文章!

 

看看现在欧洲几乎是被各方包围,他就从这方面入手,打着‘建造可以对抗东方的龙头企业’的旗号做宣传!

 

成本问题?

 

好解决啊!

 

西欧确实土地价格贵,但是我们可以把北欧的土地那不是太多了?瑞典的土地那不是便宜的要死?

 

人工成本贵?

 

欧洲人我们用不起我们可以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人吗!

 

特斯拉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至于技术?

 

其实欧洲很早就有锂离子电池芯的专利注册,只不过因为在欧洲无法生产所以得不到投资成了摆设。

 

彼得卡尔森直接把这些人都拉到自己阵容,到时候再建立一个实验室,既有现有的技术还可以继续开发新技术。

 

至于供应链问题?

 

彼得-卡尔森自己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