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海量知识,讨厌的不是历史课,而是将历史课的人


                 “苏秦,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邓子琪凑上来,问了一句那些住手都不好意思问的话。

  苏秦将手中的古董展现出来,说道。

  “这东西可不简单,它是北宋五大官窑之一——汝窑烧制出来的宝贝。”

  “你也别看它价格小,它的价值能在帝都买一套大平层。”

  这么夸张?

  邓子琪和那些助手们都瞪大了眼睛,眼里满是好奇。

  苏秦也没继续卖关子,给他们讲解道。

  “这东西叫宋汝窑天青釉圆洗,是汝窑出产的稀世珍宝。”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

  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

  “从我目测的数据上看,它的高度应该在3.3厘米,口径应该是13厘米,足径有8.9厘米。”

  听他竟然说到小数点后一位,一些助理直接不乐意,拿出工具就开始测量。

  结果一分钟不到,测量出来的数据就狠狠地打他们的脸。

  因为经他们反复测量确认,苏秦给出的数据丝毫不差。

  这家伙还是人么?

  光靠目测就能这么精准?

  不过邓子琪并没有在这件事上感到震惊,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男人干什么都是天下第一,根本无需质疑。

  她的目光关注点,是外底所刻的“乙”字。

  “苏秦,那个‘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苏秦温柔地笑笑,开始给她科普起来。

  “这个‘乙’子既然刻在那里,那就肯定是有讲究的。”

  “一般认为,此洗底部的‘乙’字是它被清代皇宫收藏的时候,后期刻上去的分类标记。”

  “懂点历史人应该知道,乾隆皇帝精于鉴古,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便在一些器物上镌刻甲、乙、丙、丁等分级标志。”

  “不过除了甲乙丙丁之外,一些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有‘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这些就不是清代后刻的。”

  两种完全不同的标记,而且里面暗藏着鲜为人知的知识,再次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