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海量知识,讨厌的不是历史课,而是将历史课的人(第2页)

  因为这些都是历史课本上没有的,真正去研究历史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就连梁福生的助手,此时也对苏秦佩服不已,并忍不住向他提问。

  “那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不会我是另外一个皇帝刻的吧?”

  苏秦点点头,又摇摇头。

  在所有人都不知所以的时候,他终于开始解释。

  “‘蔡’字并非与清朝皇帝有关,而是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

  “根据文献记载,汝窑与一般的烧制方法很不相通,用的是玛瑙作釉的原料。”

  “实际上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但是玛瑙石在古代多贵啊?烧出来的东西压根就不是给普通人用的。”

  “这只能说明当时窑炉的管理者为了烧造宫廷用瓷,不惜工本。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这些东西,也就成为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他洋洋洒洒地说了很多,当真是在认真教那些人学东西。

  当然他说的内容经过直播设备传出去后,又一次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来了来了,那个喜欢装逼的家伙又来了。”

  “不得不说苏秦的知识真渊博啊,怎么哪个朝代的知识他都懂?”

  “他是装逼装爽了,但是我为了验证他的话,上网查那些信息都快要查疯了。”

  “更要命的是他说的有些东西还不能在网上搜到,还必须去图书馆查纸质文献,简直不要太虐好吧。”

  但是现场人员的求知欲,算是彻底被苏秦勾起来了。

  尤其是邓子琪这种门外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乎是追着苏秦提问。

  “刚才我听到你说北宋五大官窑,分别是什么?这个汝窑又是怎么创立的?”

  这送上门的装逼机会,正合苏秦心意。

  因为自从他获得系统,获得文物精通、历史精通技能起,他就想着多找机会科普历史文化。

  “在北宋大观元年,徽宗皇帝创立汝官窑。

  因为据史料记载,他觉得‘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所指的正是徽宗下诏书“弃定用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