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海量知识,讨厌的不是历史课,而是将历史课的人(第3页)

  因此在冀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叶寘讲的‘汝窑为魁’无疑是指北宋后期前段汝官窑。

  而被后世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亦将汝窑排在首位——”

  一段话引经据典,就将汝窑的起源讲了个透彻,让无数人不得不佩服苏秦的表达能力。

  但是这还没完,他紧接着又讲了官窑豆豆来历。

  “至于官窑,实则指由宋代官府直接营建的烧窑总称,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还没有发现。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又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坛下别立新窑’。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其中的‘修内司官窑’地址在今杭市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今杭市的乌龟山一带。

  后代为了做出区分,就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

  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旧官’厚重,‘新官’轻薄,这是最显著的点。”

  随后,他又详细介绍了新旧官窑的主要代表作品、收藏地点,引导人们去亲眼观赏见证。

  再然后是对哥窑、钧窑、定窑的详细介绍,中间还穿插着很多皇帝、高管、烧窑高手的传奇故事。

  庞大的知识储量,细致的知识点梳理,庞杂的文物知识。

  让在场的人和看直播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从未觉得,原来历史知识可以这么吸引人。

  原来他们讨厌的一直都不是历史课,而是不会讲历史的人。

  像苏秦这样又帅,又年轻,又风趣,又引人入胜的讲述,谁不喜欢?

  根本无法拒绝好吧。

  但是邓子琪的问题又来了。

  “你说的这个圆洗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

  “要是等会儿还挖出其他瓷器,你可以一一教给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