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

第二十章 两代人的志气(第2页)

    李野笑着道:“因为让汽车适应人,可以督促我们这些汽车人不断进步,我刚开始开车那会儿,开的是东风140,开一天车就感觉很累,

    但我的师傅却说我‘不知足’,说让我开一天老解放之后再说累不累,我就觉得既然汽车能做得更好,能让驾驶员不累,怎么能说驾驶员不知足呢?”

    “后来我才理解,这是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站在一个驾驶员的立场上,有什么车就开什么车,他们没有改变的能力,

    但是作为一个汽车人,我们却有能力精益求精,有责任让驾驶员更轻松,有义务让乘客更舒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呵呵呵呵,你的志气不小,不过年轻人就是应该有志气.”

    薛部摸着方向盘感慨的道:“我开的第一辆车,就是你说的老解放,虽然开一天下来确实很累,但我们那时候可没有叫苦,因为在老解放之前咱们没有自己的卡车,那时候的老解放,就是我们的志气.”

    听着薛部的叙说,李野禁不住的立定、站好,谦虚的体会对方的心情。

    在进入北大之后,李野曾经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开过几个星期的老解放,那滋味别说多难受了,简直就是工业垃圾。

    但是对于薛部这些人来说,那时候的老解放,可是一个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的象征,也是大家努力向前的信念所在。

    而现在这个信念,要继续由李野这一代人坚持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部里的另一个人忽然问道:“李野同志,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你们为什么给这种面包车,起了个商务客车的名字呢?”

    李野轻轻的笑了笑道:“因为这种车在海外,主要就是用来商务接待的,我第一次坐这种车,就是三菱公司接待我们去他们的工厂参观,

    我们其实本来也考虑过叫它公务客车,但是思来想去就觉得太过高调,所以还是决定称呼它为商务客车。”

    “哦~”

    对方恍然明白了什么。

    这款面包车的用户群体,明摆着是大公司、大企业和机关单位,如果再叫公务客车,那就跟普通老百姓拉开距离了,这在某些方面就不太符合原则。

    薛部看了看那个人,忽然又对李野道:“我看你们的年终总结上,对另一款微型卡车做了很长篇幅的描述,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李野马上说道:“是的,其实我们一分厂最近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另外那款微型卡车上.”

    “这款微型卡车也很有特色,别看它小不点不起眼,但是能驮动两吨重的货物,时速可以达到九十公里.”

    李野领着众人来到了微型卡车的样车前面,给大家讲解这款“完全贴近群众”的工业产品。

    跟那款商务客车比起来,这玩意儿又小又简陋,真特么的太贴近群众了。

    虽然薛部也钻进驾驶室开了一圈,做出了“也不错”的评价,但看看周围人那隐隐的嫌弃眼神,就知道大家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个小不点儿。

    京汽摩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入得了他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