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

第二十章 两代人的志气(第3页)

    【好好的汽车企业,搞个农用车出来,真是太掉价了。】

    但是李野却耐心的解释道:“我们针对内地的运输市场做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在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

    “我回老家的时候,看到很多生产队还是以牛车、拖拉机作为主要运输工具,刮风下雨的时候,拖拉机手只能靠雨衣,冬天下雪的时候,拖拉机手只能靠棉袄,而且拖拉机的速度太慢,一百公里要跑大半天”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研制一款价格不高,但又能遮风挡雨的运输工具,它不需要太高的配置,但一定要皮实耐用,

    因为走在脱贫道路上的群众,还承担不起太高的费用,有的时候.廉价也是为了适应人。”

    “.”

    周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款入不了眼的小车,却占据了很高的道义。

    薛部忽然回头指着部里的记者问道:“都记下来了吗?”

    记者的手里早就拿出了本子,赶忙答道:“都记着呢!”

    薛部严肃的道:“我们既要追求先进,也不能忘了朴素的本分,一个优秀的汽车人,要时刻挂念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群秘书、记者全都掏出小本子,刷刷刷的记录着薛部的话,估计用不了几天,类似的文章就要在各家机械类的报纸上刊登了。

    。。。。。。。。。

    薛部带领大家参观完了样车之后,又参观了一分厂的生产和办公环境,最后逛到了一分厂的研发车间门口。

    马兆先介绍道:“一分厂从建厂之初,就非常注重技术研发,现在的研发车间拥有技术人员两百多人,而且还在大力扩建,这也是一分厂一直前进的基础”

    薛部回头看着李野笑道:“两百多个技术员?你们这里的规模可不小啊!”

    李野谦虚的道:“不怕薛部笑话,我们这个规模跟海外的同行比起来,根本就不够看,人家随随便便一家汽车厂,都有几千甚至上万的技术员,以后还需要部里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好嘛!你这是跟我哭穷来了。”

    薛部笑着进了研发车间,后面的人赶忙跟上,但是进去了十几个人之后,李野却很不礼貌的拦住了后面的人。

    “真的对不起各位,这里面空间狭小,就不方便请大家参观了,我们在那边安排了其他的参观项目.”

    “.”

    来访的客人都惊讶了,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而牛红章愤怒的道:“李野你这是做什么?哪有把客人拦在外面的道理?”

    【我特么是拦客人吗?我是拦那几个日笨人。】

    李野早就看见木村那些人要跟着进去了,那眼神,分明就是刺探情报的刺客。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参观团是很不当自己是外人的,日笨的参观人员要参观内地的宣纸、丝绸等等项目,结果内地人就真的让他们看了,最后导致这几项世界领先的项目,完全被日笨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