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

第一百三十五章 自带嫁妆找婆家


    “李大哥,不瞒你说,我们这几个月一直研究,我们单位到底缺什么?研究来研究去,就是缺技术,不止是产品制造方面的技术,还有企业管理的技术,

    我听说李大哥你们的管理模式,是港岛人帮助你们建立起来的,非常高效、先进,说实话,这门本事比产品制造技术更难得,

    所以李大哥你们一分厂跟轻汽公司完全是两个路数,我觉得只有加入你们一分厂,才能学到真本事,如果我们是加入轻汽公司,我怕到头来事倍功半.”

    “.”

    王金羽非常坦诚的解释了“不能拜错庙门”的原因,甚至直言不讳的贬斥总厂管理模式落后,自己害怕“嫁错了人”,就算不被吃干抹净,也怕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

    王金羽二十六岁就能坐上驻城机动车制造厂的一把手,而且还是生产、思想一把抓,他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

    缺钱,他完全可以找银行,但是缺技术,他真没辙。

    一分厂可以通过李野融资,然后买到海外的先进技术,王金羽可搞不来外汇,而一分厂每年可以分到几十个大中专生,他们能分几个?

    想要找外援?

    一汽、二汽那种大厂根本就不鸟他们这种小作坊,其他的小作坊技术能力有限,而一分厂这种拥有几百号技术人员的“怪胎”,是他们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李野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王老弟你这是连我们的底细都打听清楚了啊?把我们说的都不好意思了。”

    王金羽讪讪的笑道:“李大哥,我这次下定决心来找你们的时候,有人笑话我们是‘自带嫁妆找婆家’,

    我们千万资产虽然不多,但可是全厂五百多口老小的饭碗,我要是不打听清楚,是不负责任的.”

    “我理解你的难处,也佩服你的魄力”

    李野缓缓点头,认可了王金羽的解释。

    自带嫁妆找婆家,这本来就是几十年后对王金羽的评价,而且是等在头部大报上的评价。

    但是在后世看来无比正确的决定,此时此刻却必然是无数人反对的。

    至于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跟后世两口子过日子差不多的套路——哪有出嫁不要彩礼的呢?

    这年头的小单位找大单位合作,大部分都是要技术要资金各种索求,美其名曰“联营”,十个联营九个空,最后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之后就一拍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