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

第一百三十五章 自带嫁妆找婆家(第2页)

    就比如邢泰、保丁都曾经和京汽摩搞联营,但后来他们发展了,就不认自己的婆家了。

    可是王金羽如果按照李野的要求合作,就跟签了婚前财产协议一样,连法人任命权都给了别人,一旦以后关系崩了,几乎就是净身出户。

    陆知章看了看李野,然后问王金羽:“王厂长,两家厂子合不是一件小事,你详细写一个需求列表,一定要写清楚需要我们支持你们什么,等过完年之后我们会尽快研究.”

    今天王金羽来的太突然,陆知章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需要时间跟李野商量,反正现在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就打算先推到年后再说。

    但是王金羽却马上拿出了两份资料,双手递给了陆知章和李野。

    “我们所有的资产明细、职工情况,还有需要寻求的支持都在里面了,希望两位领导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的诚意”

    陆知章意外的看了看王金羽,终于忍不住的道:“两年之前,李野就说你是个人才,现在看来果然不虚”

    王金羽赶紧谦虚的道:“哪里哪里,我算是哪门子人才,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罢了.”

    王金羽说的谦虚,但李野却没有被吹捧的昏了头,而是打开那份材料。

    驻城机动车厂的资产、人员情况没什么可看的,就是一家地方性的小厂子,但他们的需求却是很有看头。

    他们除了要技术之外,还要品牌。

    现在王金羽厂里可以正常生产农用车,而且盈利还比较可观,在驻城周边已经小有名气,但是现在他们却执意放弃原有的品牌,改用轻汽公司的“京城”牌。

    这种眼光放在几十年之后不算什么,但放在九零年,就相当难得了。

    农用车的广大客户群体,比较认牌子,而京城牌在八九十年代的内地,可是跟沪市牌一样“顶呱呱”的响亮牌号,一听就是大地方、大厂家、有保障的好东西。

    就算是一分厂这个“逆子”,也不会抛弃“京城”这个品牌,无论是轻卡、微卡还是商务面包,都沿用了轻汽公司的老牌子。

    李野合上资料,对王金羽说道:“如果我们以后成了同事,那么这些技术和品牌都是可以商量的,但你也要明白一点,付出和收获是对等的,

    就比如我们的管理模式是港资帮忙构建的,但明年我们还会寻求灯塔的先进管理经验,这里面的费用,你们也要分摊,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钱在我们看来,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