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赢还是输(第2页)
那一天他站在甲板上,把青城山的灵气和海里的灵气在指尖捻来捻去,像在对比两味药材。
直到登临羽仙岛,吴蜀桐才知道,原来灵气也能有七十二般变化,有的像丝绸,有的像钢针,有的能钻进经脉里自由涌动,有的却能把骨头缝里的湿气都吸出来。
鉴别灵术,寻求破解,广而告之,这是中原异荒一般鉴灵院教的内容。通俗点来说,就是两伙势力交锋,他负责躲在后面观察,分辨敌人所用的是何种灵术,特点是什么,所用灵术的缺陷在哪,破解之道是什么,最后把情报告诉所有人。
羽仙岛鉴灵院集异荒能人志士,自然不会将这些东西再重复教一遍。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现存所有灵术秘法的基础上,创造出全新的修灵秘术!
在鉴灵院的日子,比起青城山来热闹百倍不止。有人在屋里养着会吐雷的虫子,有人把百年古玉磨成粉喂给灵龟,吴蜀桐对这种剑走偏锋的路子不敢兴趣,他年纪小修为低见识浅,只能打稳根基。
吴蜀桐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就总往藏经阁钻,把西锦良大宗师汇聚的天下灵术秘法像摆棋局一样摊在桌上。这招的破绽对着那招的长处,那派的根基连着这派的枝桠,五行既能相生又能相克,如此反复几年后,他硬是在故纸堆里走出条新路来。
这两年也有夫子劝他,“蜀桐,你折腾这些有什么用?创造出十套新灵术,不如自己亲自修成一套厉害的。羽仙岛的灵气至纯至净,多少修行之人求都求不到,你倒好,一点都不珍惜。日后出了岛,遇到那些不讲理的武夫,难道用嘴说服人家?咱们鉴灵院的人,也可以用实力打败别人!”
吴蜀桐腆着个脸一直笑,连头都懒得抬,他从桌上拿起一支狼毫,在纸上画起灵气流转的图谱。
“夫子您看,这灵气流转像不像种田,霸体也好修灵也罢,有人擅长挥锄头,有人擅长选种子,我选的种子,在我这块上不一定能长得好,但换个人换块地说不定能长出庄稼,结出高产的粮食来。”
吴蜀桐很执拗,羽仙岛上的夫子师兄劝过他几次以后也就随他去了。 单论修为,放眼整个中原异荒,这位姓吴的道友恐怕连前五百都排不进去,但他却有自己独特的本领。羽仙岛鉴灵院建院三十载,论鉴灵跟创新,他是当之无愧是历史第一人。
只可惜这个世道强者为尊,能创造却无法修炼的修灵之士,不论是地位还是名声始终低人一等。哪怕他们这些人在羽仙岛被奉为座上宾,中原异荒也鲜为人知。
西锦良是个出了名的武痴,甭管啥灵术秘法,只要没见过,他都要亲自试试,不仅试他还喜欢琢磨琢磨后加以改良。
有这么位天人阶大宗师当“实验品”,鉴灵院这帮人胆儿也肥了,融合天下武学秘法,还真捣鼓出些“离经叛道”的灵术,尽管看起来不像正经灵术,在西锦良手上却威力惊人。
跟青城老祖王玄清比,吴蜀桐的修为简直不堪入目。但论灵术,在羽仙岛磨砺钻研了十年的年轻道士比这位青城老祖还是要强上不少。
司南云恒的这招移花接木大法骗过了所有人,同样包括了吴蜀桐在内。
王玄清不信这世上有人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无伤提升修为,倒不是他固执,实在是邪祟灵气这东西,对灵体的损伤是骨子里的。更何况司南云恒是把方圆十里的邪祟灵气全吸进了体内,这跟喝毒药自杀没两样。
一个区区地尊阶的毛头小子,竟敢用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万的手段提升修为,他不死谁死?
短时间内强提境界的秘法,吴蜀桐跟几位夫子在羽仙岛的时候也研究过。几人钻研的方向各不相同,最终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
几年后,参与研究的人大部分都放弃了,只有吴蜀桐坚定地认为,只要方法得当且修灵者体质合适,地尊以上的强者短时间内强提境界,一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