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 章 不识好人心(第3页)

咱总不能把水库给弄个顶,让水不蒸发吧?”

“县里也开会了,说是今年降水可能不咋行,让该挖井的挖井,该修渠的修渠。

往年这时候也该种了,清明前后总会有那么一两场雨,只要是下过雨了,地就好种,不下雨就得浇地,然后再种。

这事儿正愁呢,咱们水渠有,浇地的管线也有,哪怕是坡地也能用柴油机把水引上去。

要是新开地,那就够呛了。”

种了一辈子地,李厚河对于这些是门清的。

但是他低估了今年干旱的程度,不仅仅是北方,甚至中原地区都旱情严重,中原地区到了麦子快成熟的季节都没有一场雨。

而且这时候的人工降雨条件和技术都不是很成熟,而且碘化银的纯度也比较差劲,人工降雨干预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村里修这个小水库就是为了调节旱情的,至于防洪什么的是从来没有考量过,因为有记录以来就没发生过洪水,只有降水稀少导致的收成不足。

李剑垚甚至在带着八斤滚了土之后发现土地没有水分之后,昨晚就在空间里查看了电脑里的县志,今年全县在七月份之前都没有降水,是全县建国后最干旱的一年。

还开山种地,扯淡呢,能不饿死都得算好事了。

要不是有水库调节,有灌溉用的水渠和管道,指望着看天吃饭,今年村里一定会过的凄凄惨惨。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要是村里所有人都不同意我们单干,那我就让我姐换个地方。

去东沟、去公社或者干脆把厂子开到奉天或者京城什么地方去。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

处处要是不留爷,爷就去投八路了!”

十大爷一个大暴栗敲到李剑垚的头上。

“跟谁爷爷的呢!”

“哎,十大爷你是不是玩不起,咱就说这个事,你干啥急眼啊!

要不是看乡亲们都要吃不上饭了,我至于非要把厂子留在村里?

要论挣钱,哪不是挣?

咋不识好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