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笑傲江湖(日月照丹霄)

 当明军紧锣密鼓换装新式武器时,退守江户城的德川家康,生命已如风中残烛。病榻之上,他强撑精神,召集仅存的谱代重臣与本多正信等谋士,做最后的部署。 

 德川军残部、各地勤王武士、甚至裹挟的部份僧兵与农民,在江户城及周边关隘(如箱根、镰仓)拼凑起约八万守军(实际可战之兵不足五万)。粮草尚能支撑数月,但士气低落,武器陈旧(铁炮不足万挺,且多为老旧式样)。 

 采取竖壁清野之策,焚毁江户城外围所有房屋、桥梁,制造开阔的死亡地带。在必经之路挖掘纵横交错的深壕(引河水灌入部分),设置多重竹木栅栏、鹿砦。 

 以江户城本丸天守阁为核心,依托高大坚固的石垣(部分包砖)和密集的橹台(箭塔)。储备滚木礌石、沸油、金汁(粪尿熬煮)。 

 组建多支“决死队”(含大量浪人、僧兵),配发双刀、长枪及少量火药罐,准备在明军攻城时发起自杀式逆袭,专攻火器阵地或云梯。 

 德川家康命人将自己象征性的“阵羽织”和“马印”立于天守阁最高处,宣称“将军与城共存亡”,并请出京都皇室的“锦之御旗”复制品(虽无实权,但具象征意义),企图激发“尊皇讨明”的狂热。 

 然而,这些在中世纪堪称坚固的防御,在即将到来的新式战争机器面前,注定是徒劳的悲鸣。 

 昭武五年四月初一,郑芝龙亲率五万明军精锐(含三万已换装“迅雷铳”的火枪兵),携全部新式武器,兵临江户城下。 

 决战序幕拉开! 

 明军首先在江户外围关键隘口(如品川、浅草)部署“火龙出水”火箭车。随着凄厉的呼啸声,数百支火箭拖着火尾,如同流星火雨般砸向日军预设的深壕防线、栅栏工事及藏兵据点! 

 猛火油弹落地即爆,粘稠的火焰四处飞溅,点燃一切可燃物,将壕沟变成火河;震天雷装药弹则掀起恐怖的冲击波和破片风暴,将木制工事和隐蔽的日军撕成碎片。仅仅三轮齐射,日军精心构筑的外围防线便土崩瓦解,守军死伤惨重,幸存者肝胆俱裂,争相逃向江户城。 

 明军火枪兵以营为单位,排成严密的线性横队,踏着鼓点,踩着仍在燃烧的废墟,稳步推进。面对零星日军(多为“决死队”)发起的自杀冲锋,“迅雷铳”展现了恐怖的效率。燧发机括保证了极高的射击可靠性,密集的弹雨形成一道道死亡之墙。日军武士往往冲不到三十步,便被数颗铅弹同时击中倒下。传统的“猪突”战术,在连发火枪面前沦为集体自杀。明军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肃清城外所有据点,将江户城彻底孤立。 

 四月初六。 

 明军将数百门大小火炮(新运抵的重型红夷炮)推至江户城护城河外,对准城墙及橹台进行毁灭性轰击。同时,“火龙出水”火箭车再次发威,火雨覆盖城墙后方,压制守军增援和反击。 

 针对江户城几处主要城门(如大手门、樱田门),明军出动“百虎齐奔”火箭筒小队。士兵在盾牌掩护下抵近至五十步内,肩扛发射!重型破甲火箭带着刺耳的尖啸,狠狠撞上厚重的包铁木门!剧烈的爆炸声中,木屑铁片横飞,坚固的城门被炸开巨大缺口,甚至整扇崩塌! 

 城门洞开的瞬间,早已准备好的明军敢死队,将点燃的“震天雷”如雨点般投入门洞和两侧城墙马面后的藏兵洞!连绵不绝的爆炸在狭窄空间内叠加,冲击波和致命的铁蒺藜、碎瓷片将拥堵在门后准备堵门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残肢断臂挂满墙壁!硝烟未散,明军重甲步兵已挺着长矛,踩着血肉碎骨,从破口处汹涌而入! 

 四月初七。 

 日军利用房屋、街垒进行的层层抵抗,在明军火枪兵精准而密集的齐射下迅速瓦解。燧发枪的高射速和可靠性,使得明军可以快速清理街区,逐屋扫荡。日军擅长的近身伏击,往往刚露头便被数支火枪锁定射杀。配备的铳刺更使火枪兵在狭窄环境下无需换武器,直接格杀冲到近前的敌人。江户街道血流成河,日军尸骸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