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笑傲江湖(江湖了 上)(第2页)

 而岳灵珊,已在十年前安详离世。她的陵寝就在华山玉女峰下,那是她少女时最爱的练剑之地。她的离去,或许是促

使易华伟最终放下尘世羁绊的原因之一。

 易华伟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广场的寂静,直达每个人的心底,如同山涧清泉,不带一丝烟火气:

 “朕,承天命,御宇一百一十二年。赖祖宗之灵,文武之忠,万民之力,得见宇内澄清,疆域广袤,百工兴盛,武道昌明。今,神器有主,国祚当延。朕感天心,体大道,决意逊位。”

 此言一出,下方虽早有风声,仍是一片难以抑制的细微骚动。′d′e/n*g¨y′a!n-k,a,n\.*c-o+m·一百一十二年!这位如同神祇般的帝王,终于要离开了?

 易华伟的目光投向丹陛下方,那个身着明黄太子衮服,垂手肃立的身影——朱由泽。

 这位在刚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却又当了整整一百一十年储君的太子,面容看起来如五十许人,气度沉稳如山岳,眉宇间依稀可见母亲岳灵珊的温润轮廓,但眼神深处那份坚毅与威严,却是继承了父亲易华伟的八分神髓。他同样修炼紫霞混元功与北冥神功,虽未至父亲那等圆满不朽之境,但功力之深,已足以睥睨当世任何高手。

 此刻,朱由泽身着明黄龙袍,神情肃穆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百年的等待与磨砺,终于走到了权力之巅。

 “朕,执掌神器一百一十二载。东平倭岛,西通昆仑,南抵星洲。火轮破浪,铁轨通衢,万民得所,武道昌明。今,神器有托,国本已固。太子由泽,仁孝聪敏,克承朕志,当继大统,君临天下!”

 易华伟的声音依旧平淡无波,目光投在朱由泽脸上:

 “望尔克承大统,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持守朕与诸臣工百年立下之基业规矩。”

 朱由泽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撩袍跪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儿臣……朱由泽,谨遵圣谕!定当殚精竭虑,不负父皇重托,不负江山社稷!”

 说完,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砖上。

 易华伟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解下腰间一枚非金非玉、刻有混元太极图的古朴令牌——那是象征武道院最高监察权的“混元令”,随手抛给侍立一旁的武道院现任院正。又取出一卷明黄帛书,那是传位诏书,由司礼监大太监郑重接过。

 随后,易华伟亲手将传国玉玺交到朱由泽手中。那一瞬间,朱由泽的手微微颤抖,眼中终于涌上难以抑制的复杂水光。是解脱?是惶恐?还是百感交集?无人能真正道明。

 “泽儿,”

 易华伟的声音温和下来,带着一丝只有父子间才有的情绪:“江山社稷,黎民福祉,交予你了。记住,武以安邦,文以治国,科技以兴利。规矩立则天下定,武道院乃帝国基石,不可轻忽。”

 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几位气息渊深的老者——皆是武道院硕果仅存的元老:“江湖,依然在帝国的规矩之下。”

 做完这一切,易华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巍峨的宫殿,这繁华的帝国,目光在任盈盈脸上停留片刻。任盈盈对他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没有繁复的仪式,没有冗长的训诫。易华伟牵起任盈盈的手,两人身影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了一下。下一刻,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两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清光,冲天而起,瞬息间便消失在金陵城上空那由蒸汽与尘埃构成的灰蒙蒙天幕之中。

 留下满朝文武、宗室勋贵、江湖巨擘,以及新任的、百岁高龄的皇帝朱由泽,兀自跪伏在地,望着空荡荡的丹陛,久久无法回神。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深深迷茫,笼罩了整个太和殿广场。

 神,离开了祂的国度。

 随着易华伟的离去,一股无形的、笼罩了帝国百余年的巨大威压似乎骤然消散。

 易华伟,这位以武入道、开创了科技与武道并行的超级帝国、活过了漫长岁月的传奇帝王,就此飘然远去。只留下一个国力鼎盛、疆域空前、人口爆炸、科技日新月异,却也面临着新老交替、阶层固化、科技伦理与个体力量碰撞等复杂挑战的庞大帝国,交到了看起来正值壮年、却已等待了百年的新帝朱由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