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笑傲江湖(江湖了 上)
昭武一百一十二年。?y¢a¨n~h.u,a¨l^u?o..`c\o-m+
金陵紫禁城,太和殿。
一百年光阴,足以让沧海桑田。昔日易华伟封禅华山时开辟的宽阔石阶,早已被更宏伟的“通天轨”取代——那是架设在巨大钢铁支架上的蒸汽动力缆车轨道,巨大的蒸汽机车牵引着钢铁车箱,轰鸣着将人员与物资送上华山之巅,成为帝国掌控西陲的象征之一。
一百年过去,大明已翻天覆地,蒸汽机车在帝国庞大的铁路网上日夜奔驰,电报线连接着万里疆土,纺织工坊的规模百倍于前,人口在高效农业和医疗进步下,已突破十亿五千万。
帝国的心脏金陵城,早已超越了旧日北平的规模。高耸的烟囱如同钢铁森林,日夜喷吐着灰白色的蒸汽云雾。巨大的齿轮在工厂中咬合转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街道上,蒸汽驱动的公共马车和富人的私家“铁驹”(早期汽车)穿梭不息,与传统的轿子、马匹并行。一座座采用钢筋骨架和巨幅玻璃幕墙的建筑拔地而起,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城市上空,偶尔能看到巨大的“铁鹞”——帝国工部最新研制的实验性蒸汽飞艇,其气囊上绘制着狰狞的龙纹,象征着帝国对天空的探索与掌控。
然而,今日紫禁城的气氛却格外凝重肃穆,甚至带着一丝历史性的茫然。
太和殿前,广场上。
空气仿佛凝固,只有远处蒸汽工厂低沉的嗡鸣隐隐传来。观礼的人群构成,比百年前更加复杂而宏大。
勋贵宗室,武道院代表,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督抚、海军元帅(帝国已拥有装备蒸汽铁甲舰和先进火器的强大远洋舰队)、陆军统帅以及各主要门派的掌门或长老,皆身着最庄重的礼服或制服,屏息肃立。
一百年过去,易华伟的子嗣开枝散叶,宗室成员众多,其中任盈盈所生的六位公主及其后裔尤为显赫。
这六位公主皆得母亲聪慧与父亲武学真传,虽未入朝堂中枢,但各自开枝散叶,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在武道、商界乃至新兴的蒸汽机械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堪称帝国最顶级的勋贵门阀。她们的后裔中,亦不乏武道院新一代的佼佼者。
武道院,这个曾经的监察机构,如今已成为帝国真正的武学圣地与核心权力支柱之一。院长由功勋卓著的皇室宗师担任(朱由泽的亲信),下设九流评定司、门派管理司、武学研究院(结合现代人体学、力学研究武学)、特殊行动司(处理超凡事件)。.求~书·帮? \更·芯?嶵¨全\
百年的制度运行,使得“武籍”制度深入人心,九流高手的等级成为社会地位、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高品级武者享受特权,但也承担着更重的责任与监管。武道院本身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装备着结合了内力增幅装置的特种蒸汽机甲和能量武器(原型),是皇室震慑天下的重要底牌。
少林、武当等传统大派早已融入帝国体系,成为武道院的重要合作伙伴,负责培养人才、维护地方秩序。华山派地位超然,作为“帝乡”和帝后母族所在,拥有巨大的隐性影响力,虽不再参与具体政务,但每一代掌门皆是武道院高层挂名长老。岳不群与宁中则早已仙逝,但他们的画像被供奉在华山大殿最显眼处。
丹陛之上,一个身影的存在,让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易华伟,这位一手缔造了昭武盛世,将大明帝国推至前所未有巅峰的传奇帝王,正站在那里。他依旧保持着三十许人的容颜,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岁月未能在其上刻下丝毫痕迹。唯有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沉淀了太多光阴的重量,平静得令人心悸。
他身着褪去了十二章纹的素白常服,长发随意披散,周身气息圆融内敛,与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格格不入,却又仿佛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一百四十年的帝王生涯,早已将他的气质淬炼得如同亘古存在的山岳。他头顶那无形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光华,在精神感知敏锐的高手眼中,比百年前更加内蕴而浩瀚。
他的身旁,是同样容颜不老,但气质更显沉静的任盈盈。她一身素雅的月白宫装,发髻简单,只簪着一支古朴的玉簪。百年的宫廷岁月,洗去了最后一丝锋芒,只剩下阅尽沧桑后的恬淡与智慧。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在几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上略有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