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大唐双龙传(凭什么 下)(第3页)

咚…咚…咚…

沉重的叩击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带着一种宣告归来的肃穆。

门内沉寂片刻。随即,厚重的枣红色大门发出沉闷的摩擦声,缓缓向内开启。一股更加浓郁、混合着檀香、经卷和冰雪寒气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门内,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由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呈现在眼前。广场宽阔平整,积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石板的纹理。广场四周,苍松翠柏环绕,枝头挂满冰棱,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辉。广场尽头,便是慈航静斋的主体建筑群。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广场正后方、依山势而建的主殿——慈航殿。

大殿的风格极其简朴庄重,没有丝毫奢华繁复的装饰。巨大的梁柱由整根古木构成,支撑起深远的飞檐。屋顶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瓦当上刻着简单的莲花纹。殿墙是厚实的土黄色夯土墙,只在窗棂处用了些深色木材,窗格图案也是简洁的几何线条。整座大殿透出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厚重与肃穆,与周围的山林环境浑然一体。

大殿正门敞开,内里光线略显幽暗。隐约可见殿内深处供奉着佛像,香烟袅袅。佛像之侧,应有一尊地尼塑像,那是慈航静斋的开山祖师。殿内气息沉凝,蕴含着浓郁的信仰之力和岁月沉淀的威严。

在广场的左侧,隔着一段距离,一片苍翠的松柏林掩映之中,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藏典塔。

塔身并不算特别高大,七层,但结构极为精巧。塔基为方形石台,塔身逐层内收,呈八角形。每一层的檐角都微微上翘,悬挂着小小的青铜风铃。塔身表面没有华丽的彩绘,只有简单的石雕线条勾勒出莲瓣、祥云等佛教纹样。整座塔给人一种内敛、神秘、蕴含智慧的感觉。

易华伟的目光在藏典塔上停留了片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塔身周围笼罩着一层极其精微而强大的能量场,如同一个无形的护罩,将塔身严密地保护其中。那便是守护静斋武学秘典和珍贵典籍的阵法。阵法运转流畅,能量精纯,与此界排斥他的天地之力隐隐呼应,显然是此界顶尖的手段。

“斋主与诸位师姐妹,应已在殿内等候。”

师妃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低声对易华伟道,引着易华伟踏上广场的青石板路。

广场空旷,两人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易华伟的步伐沉稳依旧,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与广场的肃穆气息隐隐相抗。师妃暄则显得有些步履维艰,昨夜未眠的疲惫和内心的巨大压力让她精神恍惚,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隐含威严的女声从慈航殿内传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覆盖了整个广场,如同冰泉流淌:
“妃暄,你身后是何人?为何带陌生人擅闯帝踏峰清修之地?”

随着话音,慈航殿门口的光线微微一暗。一道身影出现在殿门之内。

来人正是慈航静斋当代斋主——梵清惠。

她身着素净的月白色长袍,袍服样式简洁,只在衣领袖口处绣有淡金色的莲纹。乌发如云,简单地绾成一个道髻,插着一支温润的羊脂玉簪。面容清丽绝伦,看不出具体年纪,仿佛岁月在她身上停滞,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沉淀着洞察世事的智慧与阅尽沧桑的平静。

她的气质空灵出尘,却又带着一股久居上位、执掌圣地的无形威压。此刻,目光如同实质的寒冰,越过师妃暄,牢牢锁定了裹在灰色棉袍中的易华伟,眼神中带着审视、凝重,以及一丝被冒犯的冷意。

广场上的空气,瞬间凝固。松柏枝头的冰棱仿佛都停止了闪烁。师妃暄身体一僵,脸色更白,嘴唇微动,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易华伟缓缓抬起头,风帽下的阴影中,那双幽邃如宇宙深渊的眸子迎向了梵清惠的目光。他并未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位名震天下的静斋斋主,仿佛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无形的压力,以他为中心,开始悄然弥漫,与梵清惠那清圣而威严的气场,在空旷的青石广场上,无声地碰撞、交锋。

帝踏峰上,千年古刹的宁静,被彻底打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