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江六丑
第930章 大唐双龙传(动摇 下)(第2页)
“是。”
师妃暄应道,并未退去,反而上前一步,姿态恭谨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探究:“先生之前一番高论,振聋发聩,令妃暄……与家师,皆感震撼。先生洞察世事,直指本源,妃暄心中实有许多不解,斗胆请教先生一二。”
她抬起那双清澈的眼眸,带着求知般的诚恳,望向易华伟:“先生言及,我静斋存在本身,便是乱源之一。然,若依先生之见,这乱世之中,当由何者,以何种方式,来结束纷争,匡扶正道?若无超然之力维持秩序,天下岂非永陷纷争,万民永无宁日?”
寒风从门缝卷入,吹动师妃暄月白的裙角和颊边的几缕发丝。她亭亭玉立,清丽绝伦,等待着答案,也等待着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再次撬动她认知的基石。
松脂燃烧的微光在易华伟眼中跳动,那目光沉静无波,落在师妃暄清丽却隐含执着的脸上。窗外寒风呼啸,卷过帝踏峰的绝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结束纷争?匡扶正道?”
易华伟嘴角微微上扬:“这八个字,便是你们慈航静斋最大的虚妄,亦是乱世绵延的根源之一。”
师妃暄心头微震,面上维持着求教的恭谨:“请先生明示。”
“所谓‘超然之力’,”
易华伟的目光锐利如刀,穿透师妃暄澄澈的眼眸:“不过是以更强大的力量,强行压制其余所有力量,确立一种秩序。你们静斋,连同你们选择的‘真命天子’,本质上,就是此世最大的‘力’之拥有者。你们代天择主,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以力定鼎’?”
他微微前倾,无形的压力让殿内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区别何在?与那塞外铁骑踏破山河,以强弓劲弩建立的秩序,有何本质不同?你们披上了‘正道’、‘天道’的华服,便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手中握着的不是刀兵,而是天命?”
师妃暄呼吸一窒,下意识反驳:“静斋择主,观其德望,察其仁政,为的是……”
“德望?仁政?”
易华伟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打断了她:
“那是你们用以衡量‘棋子’是否趁手的标尺。你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承载你们理念、遵循你们指引、并能最终将你们奉上神坛的‘明君’。若他德望不足,你们便助其扬名;若他仁政不显,你们便替其造势;若他偏离轨道……你们手中的剑,那所谓的‘替天行道’之剑,难道会吝于出鞘?梵清惠方才殿外的杀意,你以为是什么?”
师妃暄脸色微微发白,紧抿着唇。师父方才确实动了真怒,那杀意绝非作伪。
“归根结底。”
易华伟的声音恢复了平淡:“你们静斋,与魔门,与突厥王庭,与这世间任何一股试图以强力统一天下的势力,并无本质区别。你们争夺的,是最终‘定义秩序’的权力。你们口中的‘天道’,不过是你们自身意志的投射。你们将自身意志凌驾于万民之上,假天道之名而行独裁之实,这才是最大的‘邪’!”
“先生此言太过偏激!”
师妃暄的声音带着一丝被刺痛的激动,清冷的眸子第一次浮现出清晰的波澜:“静斋所求,乃是天下安定,万民福祉!岂能与逐利而动的魔门相提并论?”
“万民福祉?”
易华伟发出一声极轻、却充满讽刺意味的嗤笑:“你可知,你们每一次‘代天择主’,每一次插手王朝更迭,每一次动用那超凡的力量干预凡尘,掀起的滔天巨浪下,碾碎了多少所谓‘万民’的骸骨?你们高高在上,只看到棋盘落子的精妙,可曾低头细数过棋盘之下,那被碾为齑粉的尘埃?”
他直视着师妃暄开始动摇的眼神:“你们扶持的李阀,其根基在关陇,麾下门阀林立,利益盘根错节。你们以为他得了天下,便能推行你们那套‘仁政’?门阀之私,远胜万民之苦。你们选定的‘明主’,最终不过是另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妥协退让的世俗君王。你们静斋的‘天道’,在他手中,不过是用来粉饰门楣、震慑异己的工具。而你们,”
师妃暄应道,并未退去,反而上前一步,姿态恭谨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探究:“先生之前一番高论,振聋发聩,令妃暄……与家师,皆感震撼。先生洞察世事,直指本源,妃暄心中实有许多不解,斗胆请教先生一二。”
她抬起那双清澈的眼眸,带着求知般的诚恳,望向易华伟:“先生言及,我静斋存在本身,便是乱源之一。然,若依先生之见,这乱世之中,当由何者,以何种方式,来结束纷争,匡扶正道?若无超然之力维持秩序,天下岂非永陷纷争,万民永无宁日?”
寒风从门缝卷入,吹动师妃暄月白的裙角和颊边的几缕发丝。她亭亭玉立,清丽绝伦,等待着答案,也等待着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再次撬动她认知的基石。
松脂燃烧的微光在易华伟眼中跳动,那目光沉静无波,落在师妃暄清丽却隐含执着的脸上。窗外寒风呼啸,卷过帝踏峰的绝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结束纷争?匡扶正道?”
易华伟嘴角微微上扬:“这八个字,便是你们慈航静斋最大的虚妄,亦是乱世绵延的根源之一。”
师妃暄心头微震,面上维持着求教的恭谨:“请先生明示。”
“所谓‘超然之力’,”
易华伟的目光锐利如刀,穿透师妃暄澄澈的眼眸:“不过是以更强大的力量,强行压制其余所有力量,确立一种秩序。你们静斋,连同你们选择的‘真命天子’,本质上,就是此世最大的‘力’之拥有者。你们代天择主,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以力定鼎’?”
他微微前倾,无形的压力让殿内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区别何在?与那塞外铁骑踏破山河,以强弓劲弩建立的秩序,有何本质不同?你们披上了‘正道’、‘天道’的华服,便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手中握着的不是刀兵,而是天命?”
师妃暄呼吸一窒,下意识反驳:“静斋择主,观其德望,察其仁政,为的是……”
“德望?仁政?”
易华伟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打断了她:
“那是你们用以衡量‘棋子’是否趁手的标尺。你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承载你们理念、遵循你们指引、并能最终将你们奉上神坛的‘明君’。若他德望不足,你们便助其扬名;若他仁政不显,你们便替其造势;若他偏离轨道……你们手中的剑,那所谓的‘替天行道’之剑,难道会吝于出鞘?梵清惠方才殿外的杀意,你以为是什么?”
师妃暄脸色微微发白,紧抿着唇。师父方才确实动了真怒,那杀意绝非作伪。
“归根结底。”
易华伟的声音恢复了平淡:“你们静斋,与魔门,与突厥王庭,与这世间任何一股试图以强力统一天下的势力,并无本质区别。你们争夺的,是最终‘定义秩序’的权力。你们口中的‘天道’,不过是你们自身意志的投射。你们将自身意志凌驾于万民之上,假天道之名而行独裁之实,这才是最大的‘邪’!”
“先生此言太过偏激!”
师妃暄的声音带着一丝被刺痛的激动,清冷的眸子第一次浮现出清晰的波澜:“静斋所求,乃是天下安定,万民福祉!岂能与逐利而动的魔门相提并论?”
“万民福祉?”
易华伟发出一声极轻、却充满讽刺意味的嗤笑:“你可知,你们每一次‘代天择主’,每一次插手王朝更迭,每一次动用那超凡的力量干预凡尘,掀起的滔天巨浪下,碾碎了多少所谓‘万民’的骸骨?你们高高在上,只看到棋盘落子的精妙,可曾低头细数过棋盘之下,那被碾为齑粉的尘埃?”
他直视着师妃暄开始动摇的眼神:“你们扶持的李阀,其根基在关陇,麾下门阀林立,利益盘根错节。你们以为他得了天下,便能推行你们那套‘仁政’?门阀之私,远胜万民之苦。你们选定的‘明主’,最终不过是另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妥协退让的世俗君王。你们静斋的‘天道’,在他手中,不过是用来粉饰门楣、震慑异己的工具。而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