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天气控制器
梁赛珠看见冼耀文,走了过来。
“冼先生。”
“可以把冼字去掉。”
“先生。”
冼耀文冲草坪的方向努了努嘴,“谁的表现最突出?”
“王丁丁。”
“详细说说。”
“她在唐山念过两年大学,人很聪明,对政治、经济很有兴趣,学习起来比别人快很多,声音甜美,对唱歌、乐器的悟性也很高,三天学会识谱,五天学会弹古琴,舞蹈也是一样,已经精通探戈、交谊舞、华尔兹、狐步舞、查尔斯顿、快步舞、慢四步。”
冼耀文颔了颔首,“她现在的工资?”
“上个月550元。”
冼耀文从一众女人当中找出王丁丁,目光注视着说:“她的艺名就叫王珮珩,从这个月开始,工资加到1000元。既然她的学习能力好,给她增加学习强度,学得比别人深,也比别人广。”
“学什么?”
“比如深入学习政治体制,了解各种体制的特点,等学习初见成效,让她思考新加坡适合什么体制。又比如深入学习金融模式,具体到如何操作股票、期货。再比如品茶和品酒的学习可以提前,对她的考核标准要比别人高。”
“先生,我不清楚该找怎样的老师教她政治体制、金融。”
“我会让专业的人找你对接,以后你想找什么样的老师都可以让对方找。”
“明白。”
冼耀文的目光从王丁丁身上收回,放在梁赛珠脸上,“做好心理准备,若是王珮珩的表现特别优异,我可能把她带走,让她去其他领域发挥才能。”
梁赛珠娇嗔道:“我辛辛苦苦栽种的桃子,先生一句话就摘走,对我会不会太残忍?”
冼耀文搂住梁赛珠的腰,“我不会亏待千里马,更不会亏待伯乐,你的弟子无论在哪里效力,功劳都有一份记在你的头上。
今年尾牙前,我会对你的贡献进行评估,对你的部份承诺会提前开始兑现。”
梁赛珠咯咯笑道:“先生烙的饼喷香。”
“既然香,你就多吃点。”
“有多少,我吃多少。”
冼耀文摸了摸梁赛珠的小肚子,“我不怕你的胃口大,你想吃多少我都会喂给你,只要你有本事吃下。”
梁赛珠莞尔一笑,“我会吃到令先生心痛。”
“不用操心我的心会不会痛,没吃饱你可以使劲吃,但千万不要浪费饼,吃撑了还要硬咽。”
“先生,我幼时饿过肚子,知道粮食的珍贵,不会糟践粮食。”
冼耀文收回拥在梁赛珠腰间的手,转而轻拍她的小肩,“台湾有些本省商人落魄了,很难供女儿继续念大学,跟你姐姐联系一下,让她物色几个好苗子。”
“好。”
梁赛珠心中有点疑惑,先生为什么不在台北的时候亲自吩咐姐姐,反而要绕一圈从她这里发出指令,由她来联系不仅耽误时间,也会增加成本。
从台湾物色好苗子自然不是冼耀文临时起意,而是他了解了实际情况后的想法,不亲力亲为提高效率,一是为了潜移默化强调梁赛珠的领导地位,二是为了推行制度化。
企业一大,就会得大公司病,流程制度僵化,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想要进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两个措施就能立竿见影。
不过,大公司病是慢性病,不是绝症,不会在短时间要了企业的命,最大的可能是企业带病运行,质量有所下降,但能病殃殃的一直撑着。
反而一味追求效率、灵活,遇到急茬就来个特事特办,置企业制度于不顾,视规则规矩如摆设,可以很好地避免得大公司病,因为企业根本做不大。
冼耀文又和梁赛珠探讨了培训接下去的安排,差不多时离开。
牛车水,直落亚逸区的马吉街。
这里坐落着1906年建成的店屋,华人习惯把这里叫作公司尾,意为“华人公司的尾端”,表示过了这条街之后就是回教堂和马来村落。
马吉街的中文名,很明显是从英文“market”音译过来,这market指的就是街前的露天巴刹。
此时的新加坡还没有一个大型的蔬菜批发中心,蔬菜在以牛车水为中心的几个露天巴刹完成集散,其中马吉街的巴刹就是主要的集散中心,而且相比其他巴刹,这儿更多元化,服务多个种族。
牛车水被规划为华人聚居区之前,马吉街及临近的爪哇街一带是爪哇人的聚居区,马吉街要发展店屋,爪哇人被迫搬迁至爪哇街,然后随着店屋的继续发展,华人区和爪哇人区连接在一起。
以马吉街为中心向外扩散,连接着华人区、爪哇人区、马来人区以及印度人区,离谁都近。
马吉街靠近爪哇街的街尾有两间三层店屋,是伊特曼的资产,也是伊特曼的办公室所在。
冼耀文在楼下下车,抬头打量店屋,目光扫过最街尾一间的二楼窗口时,瞧见一个男人侧站在窗前吸烟,目光在男人的左脸颊逗留片刻,他迈步往靠里的一间走去。
上到三楼,进入李月如的办公室,在她对面坐下,静静地看她拿着奶瓶给女儿李春帆喂奶。
李月如瞥了他一眼,目光瞬间又放回到李春帆身上,“喂奶不影响说话。”
“医生怎么说?”
“用了盘尼西林,传染性降低很多。”李月如抬头看向冼耀文,“要不要抱抱你女儿?”
冼耀文摆了摆手,“春帆两岁之前,我不想靠她太近。”
李月如抛出一记白眼,“你到处乱搞不怕得脏病,让你抱抱文文又怕得要死。”
冼耀文不接李月如的话茬,转而说:“公私要分明,以后不要把孩子带到办公室,不像话。”
“奶妈请假了,我不带文文,让谁带?”李月如理所当然道。
“再请一个奶妈。”
李月如又是一记白眼,“好奶妈不是蕹菜,每个巴刹都有,找一个聪明的奶妈哪有那么容易。”
“嗯?”冼耀文诧异道:“你找奶妈的标准是聪明?”
“聪明奶妈下聪明奶,文文吃了聪明奶会更聪明。”李月如冲李春帆洋溢慈祥笑容,“文文乖,多吃点聪明奶。”
“你真聪明,奶还分聪明和不聪明,我记住你了,过两年等你老了,一定卖你假冒补品。”
李月如狠狠瞪了冼耀文一眼,“你懂什么,文文吃聪明奶长大,我再经常夸她聪明,她就会越来越聪明。”
“哦,这样呀。”冼耀文恍然大悟,“我说你也不像蠢货。”
“你才是蠢货。”
“对对对,我是蠢货。”
李月如咯咯笑道:“我搬家了,晚上去我那里吃饭,认认门。”
冼耀文淡笑道:“搬到了哪里?”
李月如似笑非笑道:“你会不知道?”
“真不知道。”冼耀文摇摇头,“静雯只负责保护你,不负责监视,我若想监视你不会打明牌。”
“也是。”李月如不置可否道:“我在东陵买了独栋洋房,挺大的,占地两英亩。”
“哦,花了多少?”
“6万,不算贵。”
“挺好。”
东陵是新加坡的顶级住宅区,以政府官邸为主,殖民政府官员大多住在那里,次之是欧洲商人住的独栋洋房,再次之是欧亚混血富人住的非独栋洋房,以及少数华人上层自建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