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君子之争(第2页)

  石宝嘴唇抽动一下:“说好的君子之争呢?君子是这般争的?我听勾栏瓦舍中说书的说,诸葛亮舌骂腐儒不是风度翩翩的只用嘴吗?”

  那边直着双眼的人眼睛动了一下:“大约是……”,将半块水晶糕塞到口中,缓缓咀嚼:“那等君子只存在于书中吧。”

  两个武人呆滞的看着五个穿着文官服饰的人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对面破口大骂,喷出的口水将地面的石砖喷上斑斑点点的水迹,不知什么时候五个人走的近了,指点的手指不时从这人面上换去另一个。

  王寅、石宝初时还怕这五个人打起来,四只眼睛盯着他们,手放剑柄上,看了半晌只见围在中间的人动口,又渐渐放松下来。

  阳光天空向着西边走着,有太监进来给三个宋臣送了几次水,王寅、石宝看着将手边已经冷却的水送给自己的同僚,百无聊赖的在一旁数着地上的瓷片一共有几个,间或轮换着出去撒了泡尿。

  太阳偏西的时候,照入室内的阳光已经黯淡下来,王寅、石宝两人坐的久了,站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中间五个互相怒骂的人声已经缓了下来。

  终于要结束了……

  两个无聊的将领相互看了一眼,从自己同袍眼中读出了共同的心思。

  “那这份盟约,就劳烦三位交给贵国官家。”杨朴鼻息有些粗重,抹去额头脸颊的汗水,将手中书写好的协议递了过去。

  “哼——”

  吵输的三个脸上一片铁青,伸手将对面递来的素帛收下,梳理一下有些杂乱的头发,拱手:“那还请几位回去,待我等禀明了官家,自会传唤你等。”

  “好说,那我等就告辞了,希望贵国快些。”

  杨朴、李善庆两人面上笑吟吟的,昂首挺胸地向着门外而去,王寅、石宝连忙跟着走了出去,径直回了住处方才松了下来。

  屋中,厉天闰迎了出来,一双眼睛扫视着众人,看向前方走着的身影:“杨尚书,谈成了?”

  “算是吧。”杨朴点点头,笑了一下:“剩下的就等宋人那边将事情报上去,然后咱们就能回去了。”

  “辛苦尚杨书与李侍郎,今番商谈定然艰难万分。”厉天闰也是笑了起来,向着杨朴与李善庆拱拱手。

  “倒也没甚,不过君子之争尔。”杨朴身子挺了挺,伸手摸了把胡须,面上一派风轻云淡,旁边的李善庆也是一副骄傲样子。

  后方,王寅、石宝面上神色复杂的看看前方两个背影,张张口想说什么,随后再想想似乎也没甚好说的,随即闭上嘴,只是两张脸憋成猪肝色,神情似笑非笑。

  “里面准备了酒水与肉菜,杨尚书与李侍郎且进去歇息一番。”对面看着自家结义兄弟与同袍神情的厉天闰眉头一挑,也没立时问出口,只是闪开身,手向内虚引。

  “劳烦厉将军。”杨朴、李善庆两个拱拱手,争执半晌,他二人也确实饿了,挺胸抬头的走进去。

  厉天闰连忙一拉石宝:“二哥,怎个回事,你怎生这副表情。”

  石宝面上五官都皱到一起,脑袋左摇右晃一阵,一拍厉天闰:“一言难尽啊……”

  ……

  皇宫内,灯火点燃在每一个角落,夜晚的暮色没能影响这里分毫,来来往往的宫娥太监小心翼翼地走动着,不时往熟悉的房屋看上一眼,那边窗上倒映着数人的身影。

  “……所以,你们就这般同意了?”

  赵佶坐在龙案后方,摇晃一下手中的素帛:“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五万匹,还要一次付他背约之银八十万两,银钱可用粮食相抵,还需工匠万人,这就行了?”

  对面李邺、郑望之、宇文虚中三人低垂着头不知该说什么,最旁边的李邺向前一步:“官家,齐国本还要我等割让数十军州给他们,不然就要派兵攻打,臣等怕战火燃至我大宋境内,不得不赞同。”

  “给事中说的不错。”宇文虚中随后拱手:“官家,齐国狼子野心,吞下辽国之后还将目光放在我等身上,不可不防。”

  啪——

  素帛仍在桌上,头发有些花白的大宋皇帝站起身:“不必忧烦,我大宋别的没有,钱粮绢帛之多,非是他北疆蛮夷能想得到的,想用岁币削弱我大宋的实力,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