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君子之争(第3页)

  对面的三个朝臣互相看了一眼,神色各异,郑望之终是忍不住拱手:“官家,就怕给出去的钱粮最终喂出一头恶虎来,到时再度南下……”

  “焉知不是将其喂养的废了?”赵佶神色轻佻的一笑,眼神带着鄙夷:“一群山匪水寇出身的货色,如何有吞天食地的志向,不过彘犬尔。”

  郑望之抬起手:“可……”

  “好了。”赵佶有些不耐,开口打断:“昔日契丹人与我等亦死敌,澶渊盟约之后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事,这齐国还能恶的过当年契丹不成?”

  那边劝谏的臣子沉默几息,随后垂手后退。

  赵佶视线扫过三人,看他们没有什么要说的,这才一点头:“就这般吧,后日唤那齐时前拿盟约书就是。”

  “是,臣等告退。”

  三人拱手一礼,躬身向后退去。

  赵佶看着三人走远,在屋中站了一会儿,走去桌边拿起那素帛再看了看,一撇嘴:“字真够丑的。”

  随手放下,提高音量:“来人,更衣,我要出宫游玩。”

  “是。”

  有太监抱着百姓衣物走入进来。

  齐建武五年、宋宣和七年。

  仲夏中旬,齐宋两国交战以宋国递交岁币为最终的句号,终结了这两国之间的冲突。

  两边约定,每年以犒军费用为名,宋向齐交付银钱三十万两,绢帛三十五万匹,并一次付清因背盟造成的齐国损失八十万两,能工巧匠万人,连带着家属,共约三万余人随着返回的齐国的使团踏上去往北边的道路。

  而送行的宋军一直跟着人去往两国边境,看着人走入齐国的疆域,也不知一名为石秀的男子从太行山上下来,身上,带着一本写满人名的册子。

  ……

  北方。

  入春之后,北方的天气比之南边回温要慢上许多,适合在寒地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出嫩芽,不多时满山遍野的青绿映入来往的商旅的眼中。

  如今野外已经甚少能看见穿着黑甲的军队,行走的只有赶着货车的商人,以及来来往往寻求生计的单身旅者,就是行走江湖的豪侠也因前朝新灭收敛了脾气,生怕因此被新朝的官员拉去菜市口当作示威的典型。

  季春中旬的时候,高丽的使团就出发向着燕京而行,这些人没走陆地,乘着船只横跨海峡,在平州登陆后,上报了当地官府。

  因张觉反叛被调入平州的韩滔与彭玘不敢怠慢,毕竟此为灭辽新立以后头一次有他国的使者过来,两人连忙点起兵马,护送着从东边而来的使者队伍向着燕京而行。

  自然而然的,这外来的使者也挺让人好奇。

  “贵使是高丽的诗人啊,啊呀,高丽的诗词和这边一样不?听说贵国以前有遣唐使,专门选出人来去往唐朝学习儒家言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哎,对了,现在还有吗?你们是派人来我齐国还是去往宋地?我跟你说,宋国那边没甚意思,不如你们派人过来让我们看看……啊不是,来学习学习,都是邻居,咱们好好亲近亲近你说是吧?”

  彭玘骑在战马上,扭头看着一张扁平脸的高丽男子,这人看着他一张嘴开开合合,脸上肌肉跳了数下,数次张口欲要回答彭玘的问题,随后听着对面快速的问了别的话,一时间搞得不知道该回答哪一句,一双握着马缰得手关节泛白,紧闭得嘴中牙齿“咯吱”作响。

  韩滔在彭玘另一边,听着自家老兄弟说话忍不住催动坐骑向着一旁走了几步,远离这边的魔音惯脑,眼睛看着这个叫郑知常的高丽人脸色变的猪肝一样,幽幽抬起头看向天空。

  前一阵子军中好似有些牛肝、羊下水一类的,要不今晚弄点儿下酒菜?

  “哎,郑兄弟,你怎么不说话?是在想诗词吗?这平州没甚好风景,还不如我当年驻扎的地方,我跟你说……”

  要不要晚上将这姓郑的也请过来?

  韩滔面无表情的继续走神,这般晚上彭兄的注意力就不会在我身上了吧……

  应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