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
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
古姜是戚县人,在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的时候,就从家乡逃亡,幸运的避开了曹军的屠刀,活到了现在。
古姜从小就运气不错,长大了之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婆娘生了娃,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可曹军的血腥改变了他的世界。
但从结果来看,他还是幸运的,毕竟能从戚县逃出来的百姓并不多,更别说古姜还拖家带口,更成功的在郯城县里找了个工,勉强能养活了年迈的父亲和妻儿。
在得知徐州新任州牧刘使君想要屯田,召集民户的时候,古姜犹豫再三,最终辞掉了雇工的活计,选择了报名。
毕竟土地,是刻在汉人骨子里的,对于古姜来说,一个能让自己拥有土地的机会,值得用一切去换取。
隔了老远,那公子的随从就冲着这边喊了起来。
现在看来,正好可以顶替这些蟊虫的位置。
可要是你瞎咋呼,惹怒了老爷们,那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
刘封下令道:“你们二人带麾下锐士,去把除下山村外的长吏全部给我抓回来。”
刘封心中杀机沸腾,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继续与古姜一家聊天,等到热水煮沸之后,喝了碗茶水,然后留下十文铜钱后才转身离开。
更别说吕蒙的短视,使得完全看不清曹魏当时在豫州战区的空虚,他再一次的背刺,彻底砸碎了东吴和季汉最后一丝翻盘曹魏的希望。
刘封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本该是他该做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封分走了他的职权,他也早就下去私访探查了。
而另外一边,离开的刘封已经准备返回县城。
“是!”
其中一个男子先过来,递上几个铜钱:“大兄弟,冷水着实喝不惯,麻烦您给烧瓮热茶。”
由此可见,鲁肃的城府、胸襟、能力和眼光。
“属下在!”
这女人哪里都好,孝顺公婆,体恤丈夫,疼爱孩子。
“你们干什么!?”
刘封走后,古姜忍不住想要责怪媳妇多话:“伱胡扯个啥,你就不怕多嘴多舌,给家里招来祸害?”
不过刘封不急,等到他把事情处理完毕,然后再归还权力给鲁肃,只怕到那时候,鲁子敬的脸色会很好看。
刘封特地交代了,所有人统统打乱,错开分配,以免出现大姓霸村的事情。
可结果依然让他失望,哪怕他不想杀人,这次恐怕也得大开杀戒了。
这一点,鲁肃落实的很不错,古姜很快就被编入了溪山村。
当然,这不是说这盟约就不能撕毁了,但以偷袭的方式撕毁这份湘水盟约,那必定是要上耻辱柱的。
古姜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可她话都说了,现在再遮掩也没用了。
但大不了自己就少吃一口。
此时的襄贲县里几乎就是个空城,大部分的屯田民户都已经分散出去,城内除了驻军,就只剩下了各级官吏。
“公子,饶命啊。”
很快,那群人走了过来,古陈氏这会儿也不多话了,躲进了屋子里。
只是对方突然话锋一转,询问起粮食够不够吃,还说州府那边可是出了好大的力气,才给他们提供了足额的粮食。
这有啥不能咧。
刘封安抚了鲁肃一番之后,话题突然一转:“对了,这次探访,倒是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良才。”
徐盛、潘璋应命,然后开始调拨人手,分头行动。
鲜于兰和邹凯两个人,是这一批少年里最为出色的,担负起队长的职责。
虽说少了那一石两斗的粮食,确实就不够吃了。
第二天,鲁肃手底下的长吏们开始走街串巷,告诉他们安排的村落。
听到祸害两个字,还倔着脑袋的古陈氏一下子气馁了,嗫嚅道:“还不是粮食不够吃,等开春了干起活来,你怎么抗的住。”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并非二爷,而是鲁肃,其还在会上义正辞严,避免了双方的一场大战。
鲁肃点了点头:“好,此人我已知晓,肃会酌情提拔。”
双方的盟约是经历过刘备和孙权一起见证过的,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但凡被人占了一点便宜,那真是点了雷公似的,非要大闹一番才行。
尤其当古姜听说还是州牧老爷家的公子亲自护送他们的时候,那更是喜出望外。
这样的粮食,足够他们吃饱有力气务农了,
等着热水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来人开始找古姜攀谈起来。
最少的甚至壮年劳力才能得一石粮食,非壮年劳力无粮食可领。
这个村子距离县城不远,其实现在所有的村子都不远,毕竟就这么点人。
可唯有一件事,让他有些头疼。
这麻烦事,就是他的老婆。
很快,答应好了的种子、
粮食、农具都发放了下来,甚至还发了一条薄薄的被褥,只要在里面塞上干稻草,可是贼保暖的。
等开了春,野菜也多了,到时候多吃点野菜,粮食也就能撑到夏收了。
里面的古陈氏明显也听到了话,也不用古姜去催,径自就去了厨房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