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96章 杀鸡儆猴(六更爆发求首订!)(第3页)

 其实这也是刘封故意为之,倘若这次挑选出来的官吏都老老实实的,那现在就是刘封来找鲁肃交权的时候。

 这天气喝凉水肯定冷的慌,老古家也不可能为了喝热水而浪费柴火,也正是这个原因,老古刚才喝水才喝的慢条斯理,其实也是冷的喝不下去。

 相信有了这一批死鸡,应该能够吓住后面那群猴子一段时间了。

 无奈的是,他虽然知道这时代的官吏是如何的**,可他还是三声五令,甚至做主额外补贴这些官吏俸禄。

 “公、公子,我等何罪。”

 最后孙刘两家以湘水为分界线,再度稳定了孙刘联盟,一起抗曹,其中最大的功劳当属鲁肃。

 古姜非常顺利的来到了溪山村,非常顺利的被分到了田地,其中竟然有十亩地是水田,还有二十亩水浇地,剩下的旱地大部分也都是中田,仅仅只有十亩下田。

 州牧公子要是常驻襄贲,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虽然最后的和盟还是以刘备退让维持联盟,可这同鲁肃又以极具战略的眼光力劝孙权同意和谈,维持盟约是分不开的。

 刘封看着这些蟊虫,朝着身边的鲜于兰、邹凯点了点头。

 老古站起身,冲着对方招了招手,然后回屋重新打了水出来。

 古姜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让他忍不住遐想起料理自家田地的美景了。

 五百多户被暂时分成了十个村子,并设置了两个亭长,十个里长。

 符合条件的古家,很快就被通知通过要求,被分配到襄贲县屯田。

 可真发放的时候,古姜他们家只领到了三石三斗粮食,有一石粮食不翼而飞,另外两斗是要孝敬给来分粮的长吏们的。

 结果就是,仅仅只有下山村一个村落的口粮补助是全额发放的。

 “来人啊,丹阳兵反了!”

 反正还没到开春,农活不重,自己慢慢翻下地,总还是能对付过去的。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人去攻击辱骂鲁肃,却有许多人讨厌吕蒙?

 年轻公子来了兴趣,好奇道:“州府当初可是答应的明明白白,每个成年劳力一石半的口粮,老人和八岁以上的孩子一石口粮,八岁以下孩子半石。你们真就只领了三石三斗?”

 古姜没收钱,笑着回答道:“不过几碗热茶,要不了这些,你们等会,我叫婆娘这就生火。”

 同样是偷袭,同样是背刺。

 可惜的是,站在鲁肃跟前的是刘封。

 刘封回到襄贲县后,直接去找了鲁肃,跟他把这情况一说。

 古姜一家四口人,三个大人,一个孩子。

 正因为鲁肃是一个极有能力,又有才华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让人侵蚀自己的权柄的。

 原因就在这里。

 刘封之前也想过,这么大的物资发放,必然会有人想要从中渔利,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是他总觉得,州府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又几次三番的叮嘱这些长吏,总会有些效果的吧?

 因此在调人之初,他就特地吩咐选人时筛选掉了一些背景比较深厚,出自徐州大家族的官吏。特地挑选了一些没有背景,出身寒门的小官吏。

 “三石三斗?”

 他才是刘备真正授予的襄贲县县令,同时还是屯田校尉。

 无声无息的弄死全家都是老爷们发善心了。

 除此以外,情况最好的就是刚刚去的是溪山村,发放了三石三斗,最差的则是水泽村,竟然只放了两石。

 即便这样,这些人依然欢天喜地,虽然也忧心开春后能不能扛的住繁重的农活,但至少生活已然像是有了希望的样子。

 随即,鲁肃拜伏在地,向刘封请罪道:“屯田,乃肃之职责所在,竟出如此大案,罪在于肃,请公子禀明明公,可将肃一并处置。”

 听说州府都没有粮食了,刘使君还硬是找大户老爷们借了粮食来施粥。

 古姜的老婆原来姓陈,嫁给古姜之后,就成了古陈氏。

 古姜有些郁闷,自家媳妇咋就不明白这道理呢?

 刘封赶忙上

前将鲁肃搀扶起来:“子敬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父亲让子敬先生掌握全局,而襄贲县乃是我具体在负责。这些官吏不但都是我挑选的,下放粮食也是我安排的流程,与先生有何干系?”

 看看这溪山村四五十户人家,有哪一家敢闹腾的?

 不都乖乖交了斗税,领了不足称的粮食就算了?

 可这结果,真就没人把他和刘备当回事啊。

 难怪州府的人都说新来的刘使君是个好官,不但打跑了屠杀咱徐州人的曹兖州,还大公无私,体恤平民。

 徐盛、潘璋站了出来。

 看到刘封的动作后,两人把这段时间收集起来的罪证放到了这些官吏面前。

 各位大大,六更三万字大爆发,大家满意了吗?

 从明天开始日万,定在早上八点钟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