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牵招到来(第2页)
刘备所言不错,不说刘封在牵招回乡之后,亲自前往拜会过,就是刘封当年出生时,牵招可是亲自来参加了刘封的百日宴的。
“好了,我自然是信的过你的,但你的功劳总还是有的,不能一概而论。”
又有何功劳于徐州州郡?
双方名为盟友,实为藩属。
于是,牵招坚辞不受,刘备才有些回过味来。
这种精神上的情绪价值,虽然现在的徐州军不能理解,但一定会有正向的情绪收获。
而在牵招来看,大侄子本就欣赏曹操,看不上袁绍。
两人此后,再不曾相见。
牵招特意提醒道:“兄长,这铁骑可不是那么好建设的,可得要花大钱。”
刘备先是吓了一跳,后来反应过来,明白牵招是在打趣自己,便哈哈大笑起来。
金睿却赶忙解释道:“下吏并非谦虚,所言皆是实情。公子与方伯在襄贲早已是万家生佛,此事县中人尽皆知,并非下吏胡诌,公子一查便知。”
功曹的位置,乃是一州之中的要职,陈登能担任,那是因为他家里是下邳国、徐州第一大士族。
在路上还遭遇了山贼,同行之人尽数逃跑,唯有他一人留在原地,哭泣恳求,叙说原委,让山贼动容,放他离去。
这让牵招在初平三年,第一次接到袁绍的征辟时,虽然几经犹豫,最终还是谢绝了这次征辟。
可刘封却坚持认为,曹操博学多才,善于学习,家族实力雄厚,人才众多,又能唯才是举,必定能在兖州站住跟脚。
要说牵招后面后悔不后悔,说实话,是后悔的,但并不多。
但偶尔,刘封也会讨论时局,品评英雄。
“公子请说!”
“好了好了,不用拜了。”
刘备一说这个,牵招可来兴趣了。
因此,牵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接受了自己家兄长的邀请,南下前来徐州。
他明着是夸曹操,暗地里是在踩袁绍,毕竟曹操可够不着牵招,唯有袁绍,才能征辟牵招。
金睿低调的谦让道:“公子谬赞了,下吏只是略尽了绵薄之力,都仰赖公子在襄贲的名望。”
刘备当晚就设下宴席,款待牵招和一众北地游侠儿。
刘备还是没变,骨子里依然是那个任气侠义的游侠儿。
金睿清醒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大礼参拜,朝着刘封叩首道:“蒙公子不弃,愿为公子门下走狗!”
他记得当时刘备就将全部资产拿了出来,招兵买马,南下投奔老师卢植。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这声音打断了刘备和牵招的聊天,使得刘备有些不悦。
在这段时间里,他居然收到了刘封的书信。
他穿鞋下地,骂骂咧咧道:“备倒是要看看,是何人夜半生事,搅扰了我和子经的畅谈。若是没有个道理,必要重治其罪!”
袁绍内心是有些不悦的,但表面上还是得做出雅量宽容来,也就没有计较这个事情。
看见泰山军俘虏们的情绪也比较稳定,刘封这才放松下来,命令不要短缺了俘虏们的粮食供应,同时让徐盛和潘璋把今天百姓们送来的吃食醪糟全部分发下去,给大家加个餐。
袁绍闻讯很是吃惊,在他看来,牵招不过是幽州地方士族而已,在整个大汉国连三线都未必排的进,自己给的可是从事的身份,可牵招居然不识好歹?
这里说的娇柔,并不是战马娇生惯养,没了这些就活不下去了。而是你想要养出强悍的,有战斗力的战马,就必须要对它娇养,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其实说的是战马。
不,还是得靠公子!
刘封继续给出了一颗甜枣:“鲁校尉已经和州中打了报告,想提升你为主记掾,相信州中不日便可通过,你有个心理准备。”
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路上也不太平,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还在继续进行,兵祸连绵,盗匪横行。
“哦!?”
“当时兄长意气奋发,云长兄与益德兄也俱
是摩拳擦掌,想要以军功出仕。”
金睿喜出望外,刚刚爬起来的身体又一次跪倒了下去:“多谢公子!多谢方伯!睿必矜矜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论是出肉,还是饲养难度,普通的马匹都远远不如猪、牛、羊。
先前正是刘封的微服私访,才让那些贪腐的吏员全部被处罚,而且还是斩首示众。
至于战马,那更是娇柔的不行。
牵招自中平六年,老师遇害,他冒着生命危险为老师收敛遗骸,随后又千里护送,载其归乡。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险些惊掉了牵招的眼睛,刘岱迎击黄巾军,战败身死,曹操火线接任兖州牧后,竟反败为胜,大破黄巾,一战收降青州黄巾青壮三十万。
可一听说是刘封领兵,情况立刻反转,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人出力。
牵招初时不以为意,只是觉得刘封对曹操好感过多,以至于痴人说梦。
刘封愣了下,他倒是真没想到有这一出,这样看起来,金睿还真不是吹捧自己了。
刘封上前亲自将金睿搀扶起来:“我有句话要忠告于你,希望你能铭记在心。”
“今日的事,你办的很不错。”
同时,刘封还在字里行间暗示,自己家父亲若是能有机会得到一份基业的话,他这个儿子很是担心他能不能守得住啊。如果这时候亲如兄弟的叔父能帮上一把的话,父亲应该会很感激吧。
可随着刘郎怀橘,卧冰求鲤等美名从涿县向着整个幽州,乃至河北扩散时,牵招才开始重视起这个侄子来。
<div class="contentadv">
随后,叔侄俩的书信往来更为密切,刘封经常请教经义的问题,而牵招则乐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