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04章 牵招到来(第3页)

 牵招有了名声之后,依旧居家耕读,拒绝了一些县令的征辟,只是读书养望。

 刘封语重心长道:“你之脱颖而出,乃是不贪不占,克己奉公。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望你能将百姓放在心中,不求你放到首位,却总不能没了他们的位置。”

 门下走狗,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当的,那可必须得是心腹,得是亲信。

 刘封进驻襄贲县前天的晚间,信使已经到达郯城。

 这一幕对于徐州军的影响固然是巨大的,但对于百姓们自己似乎也并不轻。

 更重要的是,袁绍已经是冀州牧,而曹操不过是东郡太守,而且还是袁绍为他表奏的。

 看见牵招满脸的疑惑,刘备更是神秘兮兮道:“此招财童子,乃是我家至宝,子经你也曾经见过啊。”

 “哈哈哈哈哈!你这是做的哪一出!”

 金睿隐隐有些恍然,郑重其事的回答道:“请公子放心,睿必披肝沥胆,廉洁奉公。今日公子之教,睿必不敢有半点后忘!”

 而他则因为老师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所征辟,前往洛阳担任车骑将军府长史之职而离开了幽州,前往洛阳。

 紧接着,刘备拉起对方,握着牵招的手就不肯放,一边唠叨道:“自从你我兄弟洛阳分手之后,已有十一年不曾见面了吧?”

 刘封笑道:“办的好就是办的好,不必谦虚,家父一直曾言,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赏罚分明乃是治政的基础。”

 既然曹操表现出了亮眼的水平,这不就证明了大侄子的眼光好吗?

 直到徐州军的队伍完全进城后,襄贲县的百姓们都还在原地没有散去,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

 现场的这些吃食可不全是县里面准备的,大多数竟然是百姓自己凑的份子。

 居然还有人敢闹事?

 区区一个功曹之位而已,若是吾兄能继续上升,还怕自己没有美职吗?

 连自己这种人都能当县令吗?

 袁绍却是出身四世三公之家,乃是天下仲姓,家族门生故吏多如牛毛,虽然只是婢女所出,却因为过继的关系,已经变成了袁家的嫡子。

 刘封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想慢慢的经营起军民之间的融洽氛围,更重要的是想给这个时代的徐州军一点精神奖励。

 两人洗漱之后,正躺在榻上闲聊。

 哪怕就是游牧的胡人,战马也是最亏钱的牲畜。

 既然大侄子的眼光好,不就更说明了袁绍确实不行吗?

 这样一来,牵招的心里就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牵招虽然不觉得刘备能有什么创立基业的可能性,但也认同自己大侄子的话,潜移默化的觉得自己和刘备的感情,确实已经达到了亲兄弟的地步了。

 没有公子,自己就是再努力一百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马匹这种动物,胃口大,吸收差,而且还是单胃,没有反咀能力,需要吃上多顿。

 这也难怪刘备看见牵招,会如此喜出望外了。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开始一征徐州了,杀的彭城尸山血海了,只是消息传递的比较慢,牵招还一时不得知罢了。

 “伱好

生去做,三五年内,总能当上一任主簿,若是政绩出色,我亲自做保,保你一任县令。”

 刘备连连点头:“子经勿忧,我也素知此事。你且放宽心,可先挑选合适的种子训练起来,马匹可再等一段时间,自有招财童子为你我送来。”

 要尽量让百姓明白,正是因为徐州军的浴血奋战,才能让他们享受和平的生活。

 襄贲县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把小公子和刘使君给供奉了起来,希望上天能保佑刘家父子公侯万代,福运延绵。

 就在夜色渐深,月至天中时,院外突然传来了吵杂之声。

 跟随者牵招而来的,还有刘备委托他招募的北地游侠儿,这些可都是有过交情,知根知底的帮手,各个骑术精湛,拥有一手不错的技能,不是擅长射术,就是武艺过人。

 可想而知,战马的价格,以及后续的饲养有多烧钱了。

 在汉代,长相可是当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够帅不够高大魁梧可是当不了大官的。

 同时,少发的粮食也很快重新发放了下来,让他们这些年来第一次吃上了一顿饱饭。

 “子经,你可来了,你可真是想死为兄了!”

 牵招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已是兴平元年。

 接着,刘备和牵招还聊了许多,只觉得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题。

 牵招不禁生出了好奇心,要知道曹操乃是宦官之后,虽然削尖了脑袋想当士族,成天和袁绍等人混在一起,虚与委蛇,曲意逢迎。

 看见刘备不肯明说的样子,牵招也是无奈摇头,自家这兄长,都年过三十了,有时候竟还是一副稚童脾气。

 如此惨烈的兵祸,徐州应该入不敷出才对。

 他在来的路上可是听说了,曹操两次征伐徐州,杀的徐州尸山血海,每克一城,便将其化为白地。

 陈登本身就少有才名,又为陶谦搞成屯田,使得徐州府库仓满廪实,这可是大功劳,才得以迁功曹之位。

 自此开始,牵招渐渐名声鹊起。

 这骑兵有多烧钱,北地人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牵招直到现在才抵达了徐州。

 其实牵招并不知道,刘封不是真那么崇拜曹操的,他猛曹操乃是暗度陈仓之计。

 还是半夜闹事,这也太奇怪了。

 于是,牵招也下地穿鞋,跟着刘备一起出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