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12章 刘晔解困(第3页)

 “子扬,此计虽好,可却无实证,若是孟玉公质问起来,该如何回答?”

 那近侍赶忙讨好的回答道:“回禀方伯,能蒙方伯相召,何等荣耀,刘晔先生自然是应辟了。”

 若眼前的刘备真能如那人所做的一般,这大汉难道还有救?

 陶谦虽然拜了徐璆为东海国相,却始终不肯放权,利用郡中长史、功曹等人架空了徐璆,让他毫无实权。

 这人名气大,资格老,又素来有清廉能吏之名,更是徐州有数的名宦。

 眼下刘备虽然身为徐州州牧,却也拿徐璆毫无办法,只能以礼相待。

 刘备赶忙将糜竺请了过来,详谈此事,希望糜竺能有解决的办法。

 这要是承平年代,傅士仁恐怕早就把这人打出去了。

 刘备这才知道,徐璆要回来了。

 “袁公路欲明年入徐,先取广陵。若是明公出兵抵御,臧霸则在明公背后突袭,里外夹击,倾我明公,覆我徐州!”

 刘晔故作犹豫道:“明公,晔不才,思得一计,不过此计有些诈术,不知是否可用。”

 既是也不是。

 而徐璆回来之后就直奔州府,求见刘备。

 不论是二次讨董,还是联合反凉,徐璆都是陶谦的支持者,这种铁杆不重赏,以后谁还会支持你?

 刘晔现在看刘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只觉得刘备的确唯才是举,礼重贤士。既关心了自己的身体,又考虑到对自己的信重,可谓是体贴入微。

 “善。”

 刘封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说动刘备先对臧霸动手的。

 这刘玄德竟得人如此。

 刘晔被刘备迎入府中,同时还传令近侍,今晚要设宴款待刘晔。

 这就决定了陶谦不可能给徐璆东海郡国的实权。

 现在就希望刘子扬的办法管用了。

 却看见一个手长过膝,耳朵奇大,面容憨然可亲的大汉朝着自己奔了过来。

 所谓将有所求,必先礼下于人。

 眼下徐公问罪在即,刘晔却喜从天降,如何让刘备不欣喜若狂。

 却听徐璆继续说道:“听闻方伯有屯田之志,璆欣喜若狂,正因方伯此志乃万民所仰,救民于水火。只是璆有一事不明,还请方伯为我解惑。”

 刘备笑道:“子扬过谦也。”

 可正史里,陶谦不但不是那个老哭包,还相当能打,野心更是大的没边。

 刘备同糜竺俱是一惊,前者开口问道:“那刘晔可曾应辟?”

 刘备却是突然唉声叹气起来。

 徐璆当时被罢免,是准备回海西养老的,结果途径郯城,被陶谦给极力挽留,更拜其为东海国相,治理自己所在的东海郡。

 刘晔突然挣开刘备的双手,在一众人惊讶的眼神中转身去拾刘备飞出去的右履。

 刘备立刻顺驴下坡,将徐璆的问题托盘而出。

 刘备只觉得后背发凉,后怕不已。

 看见刘备之后,金睿亲信也不拖沓,直接竹筒倒豆子,把金睿交代的事情全部细细说了一遍。

 刘晔起身拜道:“明公若不以晔愚钝,可否试问之?”

 这不低头还好,一低头就正巧看见刘备光着一只脚丫子,再一看,原来是刚才鞋履没有穿好,在跨越门槛的时候,一只鞋子给踹飞出去了。

 刘备看了一眼徐璆,只见他神情刚毅,目光如炬,丝毫没有退缩之意,想来是一定要刘备给个解释了。

 刘备听了之后,倒是挤出了时间,让人传他进来。

 而郭嘉、陈登、法正都有相同的特征,足智多谋,不重礼法,快意恩仇。

 刘晔解释道:“明公无须担心,只以袁术身边有明公耳目即可,更可告知孟玉公,袁公路欲以琅琊太守表臧霸,以东海相国表昌豨,泰山贼人人郡守,以换取臧霸等人助他入徐州。”

 演义里十八路诸侯讨董,是把陶谦等人算上的。

 “明公何出此言。”


 莫非这淮南真留下了什么肋生双翼的法术,需要捆了使节做法?可也没见你捆了我之后,就飞过来的啊。

 <div class="contentadv">

 刘晔此时哪里还顾得上一旁的黄立心中作何感想。

 这一点,刘备和曹操真就是精神上的兄弟。

 此刻,他心中却是对刘备大为改观,只觉得子敬所言非虚,刘备如此能得人,将来必定未可限量。

 刘备本来就对刘晔有了很强的期待感,现在又面临徐璆问罪,自然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刘晔的身上。

 就连陈登在徐璆的面前,都得自称晚辈。

 算算脚程,最迟今天下午就能见到徐璆,刘备的脑壳有点疼了。

 就像现在,刘晔虽只是初见,却断定刘备确实情真意切,被他所感动了。

 金睿亲信后发先至,第二天一早,就进了郯城。

 共同推举平灭黄巾军三大名将之一的朱儁为太师,要迎回献帝,重建朝廷。

 好在刘备还没彻底忘记黄立,转头安抚了一句,放了他一周假期,便让他下去休息了。

 刘备解释道:“备下面所说,乃是州中机密,孟玉公切不可泄露半分。”

 徐璆听闻此言,不但没有倚老卖老,而是脸色一正,恭敬行礼道:“请明公放心,璆必谨守机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