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刘晔解困(第2页)
饶是以刘晔的腹黑狡黠,一时之间也看的目瞪口呆。
没等刘晔反应过来,这大汉已经冲到跟前,一把抓住了自己的双手。
尤其是刘晔心里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让他激动的有些颤栗。
静下心后,刘晔沉思起来。
就在刘备和糜竺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的时候,近侍突然来报,说先前前往淮南成惪征辟刘晔的使节回来了。
刘晔心中有所恍然,询问道:“使君可是有事要问询?使君可随意问询,晔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是何人,竟敢在州府之中如此妄为?
患得患失之间,黄立也只能先离开了州府,自回家去休息,刚才刘备可是放了他一周的休沐了。
刘备心中直叫侥幸,幸好刘子扬碰巧赶上了,否则今天这场面,必将不欢而散。
果然来了。
刘备认真的解释起来:“孟玉公有所不知,我此次发兵北上,正是为了孟玉公之家乡。”
这计策无须上乘,但凡可堪一用,这刘子扬便是可用之才了。
再加上刘备平日求贤若渴的本心,这番举动,就算是表演,那也是本色出演,否则,又如何能骗得过刘晔的眼睛。
也就是陈登他爹和两个叔叔,能够稳压徐璆一头了。
曹操对郭嘉有多好,刘备对陈登、法正就有多好。
刘晔见自己的计策被刘备采纳了,心里也十分高兴,谦逊道:“晔此计不过是自己乃是淮扬人,对孟玉公了解的多了一些,且有构陷之嫌,诚不足也。”
刘备抬起头,看看刘晔,面露犹豫之色。
可刘备却是丝毫不觉得,冰天雪地的站在州府门外,只是一个劲的拉着刘晔的手叙说着期待之情。
刘备不敢怠慢,立刻带着糜竺和刘晔亲自出府相迎。
此时,刘封早已离开郯城,带着昌豨赶往开阳前线了。
而且刘备这个人,对有才能的人是非常能容忍的。
刘备面色虽然不变,可心中却是骇然。
刘备缓了过来,点头赞同:“善,就用子扬此计了。”
“我当亲迎之!”
饶是以刘晔的城府,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虽然现在是刘子扬想出来应付徐璆的计策,可焉知袁术那边没有能人献上这毒计呢?
“对了,子扬一路劳累,可需要休息?”
刘备想起来自己曾听刘封说过,这刘晔足智多谋,且擅奇策,后来鲁子敬来了之后,也盛赞刘晔乃是宗室子弟,有王佐之才。
刘晔好奇问道:“使君缘何叹气?”
君臣一番相得,自然眼中容不下旁人。
也不知那一盒黄黄消气丸自己还留不留得住。
刘晔真的有被感动到了。
“子扬何出此言。”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刘备抓着刘晔的双手来回安抚摇晃,借此表达自己的亲近之心和渴贤之意。
可偏偏刘备不但拿对方没什么办法,还有求于对方。
找不到刘封的金睿亲信,只能求见刘备。
刘备闻言大喜,当即起身道:“刘晔先生现在何处?我要亲迎之。”
刘备有些犹豫,这计策确实不错,只是有些不足之处。
“素知子扬机敏多智,有心求教,却无颜面。须知子扬你乃是长途远来,还未作歇息,备就……”
刘晔听了之后,心中窃喜,没想到刘备竟然真的如此重视自己,就连州郡之争都不避讳,这次过来当真是来对了。
但现在,傅士仁倒是多生了个心眼,进去跟刘备报告了此事。
片刻之后,竟已有了主意。
这才多久功夫,一炷香都不到吧。
门卫询问金睿亲信来意,可他却不能说,叫来傅士仁之后,也只肯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刘使君。
刘晔自然无有不从,将计策托盘而出:“明公,晔对孟玉公闻名已久,此人乃是淮泗名士,久历州郡,忠于朝廷,对违法乱纪的袁术很是痛恨。其在汝南太守任上,屡次拒绝袁术,限制其门生故吏,使得袁术不能把持汝南。”
对于徐璆,刘备也是相当头疼。
刘备欣喜之下,恳请刘晔详细叙述。
“子扬,你可让我等的好苦啊。”
两人之前是有过多次合作的,徐璆也是坚定不移的支持陶谦。
听闻刘晔已然有了对策,刘备和糜竺眼中都露出了惊讶和震惊之色
。
刘备闻言,展露微笑,想要表达感激之情。
刘备却是摇了摇头,开口道:“非是备有事相问,而是适才遇见了一件疑难之事,正与别驾在此商议,只是探讨良久,我二人束手无策。”
刘晔却是朝着刘备礼拜道:“明公能整顿军力,筹措粮秣,先击臧霸,想必也是出自这番考量吧?在晔看来,此真乃是明智之举。”
徐璆可是广陵大族,海西翘楚,家中素有两千石,在家乡地方上声誉极高。
“可听说方伯突然用兵琅琊,还在此春荒之际,不知是何缘故?”
甚至因为陶谦的离世,还让徐璆拿回了不少东海国相的权力,刘备也是无可奈何。
徐璆道:“自从兴平年以来,徐州屡遭兵灾,尤以前岁、去岁两年为最,彭城化为白地,东海一片焦土。既如此,璆以为当务之急,乃是休养生息。”
此时刘晔早已经下了轩车,站在车架旁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