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郭辛夜谈(第3页)
比如郭图,家乡的田宅细软,早就被董卓军给抢光了,田地也烧成了白地,再没有了钱粮产出,这使得习惯了锦衣玉食的郭公则一下子成了靠俸禄吃饭的长吏,这落差如何能受得了?
辛评淡淡的制止了一声,思绪却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里。
郭图的心胸实在太过狭隘,除了辛氏兄弟等少数几个人以外,都逃不过他的嫉妒之心。
郭嘉神秘一笑:“我去却是赴约。”
<div class="contentadv">
“赴约?”
可随着刘备突袭臧霸,旬日之间大获全胜,不到半月,全取琅琊,兵锋直抵青州。
可见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
他指明了要昌豨冲击枪阵的那两个司马部的残余兵力,这些人见识过枪阵的威力,必然会成为枪阵的坚定簇拥。用这样的兵来练枪阵,自然事半功倍,因为他们会坚定的信任自己手里的长枪。
刘封气的牙痒痒,在心里大喊我未壮。
可实际上如果输的人是曹操,郭嘉这些话根本就流传不下来了。
说到这里,刘备忍不住询问起刘封来:“封儿,你可还有什么贤才可以举荐?为父已经收回了琅琊,又将收复广陵,人才着实不够用啊。”
也难怪刘封会突然这么问,因为这一批人已经南下许久了,连刘晔都已经来了,可偏偏周泰、蒋钦、陈矫等人毫无消息。
“善。”
因此,他亲领的部曲要进行扩编,本部扩至四千人,关羽、张飞两部是亲信中的亲信,又在琅琊立下战功,自然也要扩编,也以一军四千人为基准。
辛评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而戏谑道:“事既已毕,缘何不走?”
臧霸割据开阳,一核四点,势必将战场分割成数块,指望这么一支四分五裂的军队在多个战场上协同作战,显然不合于阵。
以郭嘉的所学来看,刘备这次北伐无异于自寻死路。
此时天色已黑,郯城早已闭门。
从刘封的后世观点来看,郭嘉这番话是有水分的,应该夹杂了许多私货,主要还是发泄自己不受重用的郁闷和愤懑。
辛评愣住了,片刻后眉头皱了起来:“你说刘备请你去徐州?什么时候的事?”
刘封其实是很想去荆州一次,不过暂时看来是没戏的。
他们连夜赶路,原本想至郯城城下宿营一晚,好赶在次日天亮时进城。
辛评这话又说到了郭嘉心里,自无不可:“姐夫放心,嘉自会照做。”
既然袁绍并不重视自己,那自己去徐州又有什么错?
“父亲,可趁早整编军队,如今已是四月,至迟六月中旬也得出兵,否则就耽误广陵夏收了。”
郭嘉的族兄郭图就屡次训斥于他,却毫无效果,郭嘉依然我行我素。
毕竟他只是战术型人才,并不特别擅长政治斗争,尤其是经历了袁绍这一遭。在郭嘉来看,徐州的浑水比袁绍处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是不是真的要掺和进去,这让他很是犹豫。
郭嘉本就有此心,顿时大喜,一口答应了下来。
荀文若可是几次三番的来信推荐曹操,只是自己觉得曹操并没有什么诚意。
说起来,荆州那边的贤才倒是真的很多,而且还不得刘表所用。
这样一来,郭嘉一个文弱书生,兵荒马乱的想要南下,这难度可就有点大了。
即便郭嘉脸皮素来不薄,也被辛评这一番取笑弄的很是尴尬,连连摆手:“姐夫莫要取笑,莫要取笑,也不知刘使君从哪里听到的我的名字,竟千里迢迢来信盛邀。嘉倒是不好推辞了。”
但如此一来,或可请许耽中郎将转任地方。
去了徐州之后,若是满意,自然当可留下。
每次郭图训斥郭嘉时,都是辛评出来回护,郭嘉的日用开销,辛评也多有补贴。
辛评哈哈大笑,唤来近侍,吩咐准备饭菜,并将袁绍赐予的美酒取出,与郭嘉畅饮一场。
这次南下广陵,刘备打算亲自出征,以州牧之名,传檄广陵诸县,希望能够复刻琅琊之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
这让郭嘉心动了,有心南下。
这些人能够拒绝刘备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河南士人一来就立刻和河北士人爆发了极其激烈的冲突,双方剑拔弩张,真不能怪袁绍调和的太烂,而是根本利益冲突太激烈,没有袁绍调和的余地。
“姐夫,听说您前几日领了差事,要去徐州面见刘玄德?”
郭嘉的答案脱口而出,可见早就已经想好了。
连河南士族中的大佬辛评都如此之惨,郭嘉就更没有什么好位置了,真就是安排了个吏员的位置,混个俸禄罢了。
刘封一听,顿时连连点头:“父亲此策甚好。”
若是其不肯,那也可缩编其部曲,料想对方也无反抗之力了。
却是没想到自己等人靠的太近,竟然引发了郯城守军的警备。
此时,这俩壮汉看见城中锣鼓喧哗,士卒纷纷走上城头张弓搭箭,不由心叫一声苦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