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20章 朐县盐豪(第3页)

 这位贵人的家族长辈里,最少也得有两千石的校尉出身。

 那应该是在河北地界吧?

 前几天糜芳动身前往郯城,王煜出城相送,三十里方还,还在朐县传为美谈。

 <div class="contentadv">

 士族子弟纷纷感叹糜芳和王煜之间的友谊,为之赞叹不已。

 刘封有些疑惑的看了过来。

 许勤心里叫苦,先前他想带刘封去见王煜,是想割裂刘封和这帮刁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好让王煜出面和刘封沟通,顺便探探底,或可把对方给糊弄过去。

 就算不考虑外州采办食盐,也除去琅琊、广陵的食盐产出,东海这里最少年产量也得在二十万石以上。

 糜家占个大头,去掉六成,那也有八万石的缺口。

 徐盛恭敬应命,随后安排起来。

 “现在牢盘也被打碎了,咱们以后也煮不了盐了,就连赵伯都被打伤了,王家太欺负人了。”

 “你要么带我去,要么我把你腿打断了,让你手下的人带我去。”

 这地方离的实在太远,王煜一时之间也分不清楚。

 二百八十余万人,年消耗食盐近五十万石。

 那俩青衣壮汉甚至不敢去看许勤,就已经撒开双手。

 想想那些动不动卖上两、三千文一石的盐豪们,他们的利润岂非百分之三四百之多?

 这可不就是上了天了?

 刘封心中冷笑,这些钱可全进了盐豪们的腰包,州府最多也就能收个每石100文钱,赚的比这少女的父亲还要少。

 一听此言,王煜心里悄悄的松了口气。

 远的不说,就是刚刚所见那赵家煮盐,卖一千两百文,都有三百文的利润。再去了一百文的盐水,所有成本加上人工,也不过才八百文罢了。

 “你爹卖盐,盐价几何?”

 这也是为何周泰、蒋钦闻名九江,来往商船都愿意低头纳税,却偏偏没有郡守愿意招揽他们为官。

 王煜相当的客气,不但将刘封引进自家正堂,还奉上热汤,礼数十分周到:“若是有什么需要在下帮忙的,刘小兄可尽管直言。”

 “不知刘小兄来我们朐县,所为何事?”

 这时候,刘封居然有闲心询问起其他事情了:“此价一石可得多少利润?”

 邹先生解释道:“肺腑受伤,最好不要轻动,容易引动内伤,导致不治。”

 刘封简直要气乐了。

 “我与刘小兄一见投缘,既然汝所求甚多,那我家就再便宜一些,就当是与刘小兄结个善缘了。”

 刘封这会儿客气非常,拱了拱手道:“在下涿州刘封,见过王兄。”

 这邹先生也是徐州的名医,虽然名气比不上华佗,刚过而立,却已是年轻一辈里的翘楚。

 王煜却还是耐心等了片刻,确定了这近侍没事后,将其挥退。

 王煜心生怀疑,笑而不谈,喝起茶汤来。

 “原来是刘小兄,快请里面坐。”

 王煜面皮如常,对他而言,财货才是最重要的,被刺上几句根本不算什么。

 此子乃是糜芳好友,双方交情莫逆,经常同车并座,一同出游,关系好的很。

 四个甲士被点到名字,走了出来,留在这村子里。

 王煜先瞟了一眼许勤,吓的后者死低着脑袋不敢吭声,然后才朝着刘封问道:“在下朐县王煜,不知道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刘小兄,容某失礼了。”

 少女心里很是急迫,关心着自家老爹的安危,可他们全家唯一的希望就是眼前这位贵人少爷,自然不敢怠慢,只能压着心里的焦急,回答道:“可得三百文钱。”

 “此乃冰糖,王兄可试尝之。”

 “是!少主!”


 他立刻回过神来,又看了一眼肃立在试探道:“刘小兄不必客气,可尽管吩咐。”

 刘封默默算了下,觉得王煜应该还是有所瞒报了。

 一百二十文一斗,那一石就是一千两百文。

 徐盛、潘璋、周泰、蒋钦四人,如鹤立鸡群,这样的武夫,平日里等闲一个都未必能见得到,现在却一口气冒出来四个,这位刘小兄可是不简单。

 乡民们中爆发出大声的叫好,有了潘璋的举动,乡民们对许勤等青皮的畏惧也大幅度的下降,七嘴八舌的控诉起来。

 刘封嗤笑一声斜视王煜,调笑道:“王兄,这恐怕就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了吧?”

 潘璋顿时大喜,面色狰狞的朝着许勤走了过来。

 “贵人小少爷,您不知道,我们这原本都是买的王家的高价吃盐,今年年初,王家少爷突然发了善心,让我们凑一万钱,就允许我们周围三个村子自己煮盐吃,只是不许朝外卖。”

 潘璋却不惯着他,上前一个巴掌,直接扇的许勤原地转上了一圈,整个人都懵了。

 眼看着王煜嘴里还是没有实话,刘封也懒得再试探对方了,直接竖起一根手指:“一千文一石,王家有多少食盐,我要多少,如何?”

 王煜脸色刷的一下子冷了下来,暼了眼周泰诸人,脸色难看道:“刘小兄你这是在说笑吗?”

 (本章完)